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二的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初二的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的老家在过年初二有什么习俗和讲究?
我们老家在中原,老家过年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起来要放鞭炮,不能倒水,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去祭拜祖先,上庙会拜佛,到了初二就要走亲戚了!买好东西,要回娘家了,至于讲究过年不能吵架,不能说晦气的话!吃饺子,换新衣,过好年!
座标两广交界处,我们这年初二约定的习俗一般都是拖儿带女去探外家(回娘家),有媒人的还要去探媒人。
不吉利的说话一直要出了初三才没那么讲究。晚上还要到祠堂点香回插在家门口,这个习惯一直到出了初五(象征香火不断),晚上房屋还要彻夜灯亮(这个习俗也是出了初五),以前是一种用灯芯的烧火水的火水灯,现在都是用电灯了。(寓意红红火火)
除此之外,其它新年气氛全国都应该差不多吧。
在农村,春节初一,初二,初三一直到初十五,都有哪些习俗呢?
我们山东老家,大年初一是要出去拜年的,记得小时候,从凌晨三四点钟就被父母从温暖的被窝里揪出来了,洗漱一下,跟着父亲出去拜年,先从自己本家开始,转完本家,再是村里辈分比较大的老人家,然后是比较熟悉,平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们,每去一户人家,女主人都会往小孩子的衣兜里塞糖果,瓜子,差不多全村人家都要拜一遍,这时候天也蒙蒙亮了,然后就回家煮饺子吃,初一早晨这顿饺子是小盆友们最期待的,因为饺子里包着硬币,为了吃到更多的硬币,即使已经有饱腹感了,还要硬加上几个,同时里面还会包大枣,栗子,花生等等,象征美好寓意的东西。
大年初二,是侄子侄女们去姑姑家拜年的日子,不论是成家与否,每年初二,都会去给姑姑拜年,姑姑也准备一桌子美味,迎接侄子侄女的到来。
大年初三,在我们这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的日子,归心似箭,每年初三早晨,做女儿的都会早早起床洗漱,然后把老公和孩子提溜起来,回娘家。我们这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初三早晨回娘家后,父母都给留一盘初一早晨的饺子,等闺女回来吃,这个传统是想让闺女时刻记挂着父母,其实闺女对父母的牵挂何须这一盘饺子呢,中午肯定是一顿丰盛的饭菜,父母从大清早甚至头天就开始准备,女儿女婿外孙爱吃的菜都记在心里。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这里都会做一些手工的萝卜灯,寓意来年丰登“灯”。记得小时候每年元宵节前,父亲做萝卜灯的时候都会给我和妹妹每人刻一个娃娃灯,我和妹妹坐在旁边,看着一个大大的萝卜,在父亲粗糙的大手中慢慢变成一个娃娃灯,好开心的,然后画上五官,小辫子上扎上蝴蝶结,漂亮极了,晚上出去放烟花的时候,看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儿,心里别提多幸福了。结婚生子以后,每年元宵节我也会试着给孩子做个萝卜灯,虽然做不出父亲那种娃娃灯,做个小老鼠灯,孩子也好高兴,好的家风需要传承,希望这个传统习俗能在我家传承下去,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我是河北武安人,就是在我们武安这个地方风俗也不大相同,我就说一下我们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新正月初一大年头一天最为热闹,清晨三点
左右鞭炮声此起彼伏声声震耳,这说明有人起床赶年了,这时各家各户大人小孩纷纷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服做好拜年淮备。大人生火做饭煮饺子,小孩子们在院子里燃起篝火放鞭炮。待饺子快要熟的时候小辈在吃饭以前先向自已的老人拜年,吃完饺子饭后再出门到本族长辈家里拜年,最后到邻居有长辈的家里拜年。整个上午不得闲,这个门进去哪个门出来,遇到年岭较大的老辈人还得在门外等,因为人多家里容不上你进到里面。拜年中午前结束下午你就自由了。初二这天家家户户迎接女儿一家来拜年。初三到姑姑家去拜年,初四到远房亲戚家去拜年。再这里需说明一点,没结婚的小伙子自初二到初四可以到任何亲戚家去拜年。初五这一天哪儿都不去了,早晨起来在家打扫卫生,把拉圾运到村外到了再在地里挖些土回来放到家中,传统意思是穷土换富土。然名放些鞭炮表示大年过完,以后该干活了。在新正月里讲究比较多,比如在初十这天什么活都不能干,干了活你就走坏运,特别是妇女们不能做针线活,做了针线活在一年内易被瞎子扎手。其中都是一种迷信说法,。在我们这里比较注重过十五,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请女婿。正月十五文艺演出。为了过好十五,从十二这天就开始准备了。十五闹元宵文艺演出各个地方大体相同不必细说,说一下十五请女婿这个风俗,新年过后,谁家年前女儿出嫁
了要专门叫回家来过十五,宴请女儿女婿。街坊邻居关系不错的都要下帖子邀请,连着好几天不断,从十二到十六。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要设宴招待,为的是自家女儿出嫁回来过十五有人请表明自已人缘好有面子。十六下午送走女儿女婿后要给请过女婿女儿的人家送糖表示感谢,糖大都分都是当地产的芝麻麦芽做的。一般六根。之此来讲热闹的新春也就结束了。
大年初二都有些什么习俗和忌讳呢?
春节过年习俗丰富多彩,[_a***_],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内容。民间俗语,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按照中国春节的习俗,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新春到,祝朋友新春快乐,安康幸福。年年纳福,岁岁平安。
大年初二就要开始走亲戚,今天大多数女婿们都要去丈母娘那儿去拜年了,带自己的孩子一同去丈人家,这个习俗全国各地都有,而且一直传承到现在。今天多数丈母娘家都会准备丰盛饭菜,等待女儿女婿的到来,而已还要给孩子准备红包(压岁钱),然后在丈母娘家过上热闹欢乐幸福的一天,下午在返回自己家里。这项年俗活动也一直传承了几千年,至今各地依然还是这项古老的拜年活动没有改变。
大年初二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今天就是山神土地爷的生日,所好多人还要拿上香纸蜡烛去土地爷那儿去祭拜。相传山神土地爷姓张,所以多数人都称他为“张老汉”,从画图看山神土地是一位很老很老的老者,手拄拐杖面容慈祥。山袖土地爷都是一个地方的当方福神,保佑着村庄里大人小孩清吉平安,所种的庄稼不受任何野物的侵害,这便是初二拜土地爷的传说和由来。
今天大年初二。
我们这里的风俗与别的地方不同。别的地方称这一天,是姑爷陪着妻子回娘家的日子。我们则不同。今天是外孙看姥爷,外甥看舅舅的日子。
多年前,我们村有一年轻人,没有在年初二去给舅舅拜年。害得舅舅做好饭在家等了一天,哪儿也不敢去。饭热了凉,凉了热,折腾了好几次,唯恐饿坏了外甥。结果,被外甥放了鸽子。
第二天打早,这位舅舅出现在我村村头。
人们奇怪地问:“你这么早就来了?”
“我外甥不给我拜年。我给他拜年来了。”
自此之后的若干年里,这位外甥再也不敢放他舅舅的鸽子了。
虽然是说笑。但也说明了初二这天到外祖家拜年的重要。
说到禁忌,除丁忧在家的儿女们不能外出走亲戚。还算没有什么大的禁忌。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即在破五之内,家中上了年纪,又有亲戚登门的主妇不能外出。虽不犯禁忌,但有悖于道德准则。
同样,有一个小故事。
大年初二仍在过 年时值之内,今日的活动是待客及走亲戚,行拜年礼。待客人家是受礼方‘,送礼者为晚輩给长輩,或令小者给令大者。如、出嫁女夫妻给娘家父母,外甥给舅舅,侄子给姑姑、姨姨,妹妹给姐姐等。
行礼的轻重视亲疏远近关糸而定。几十年之前,古传的年礼,出嫁女的礼是最重的?为二十个包子馍,个大如碗,其余礼轻,多为十个包子馍,而且,外加点心一封,或挂面一把。也有行最轻礼的,就是点心一封。
而今的行礼变化甚大,最重的礼为四样,如,油一桶、米一袋(各重约十斤),酒一瓶,糕点一样。最轻的礼也绝不下两样糕点。主家待客日,饭为两顿。早饭一般四个凉菜喝酒,之后,吃稍子面。午饭皆为席面,白酒饮料,鸡鸭鱼肉,热菜凉菜绝不下十余盘。
另外,今日仍有长辈给晚輩小孩子们赠发压岁钱的讲究,给钱数量几十到几百不等。最后,我再说一句,行礼者别忘了进门应给先祖上香礼拜之事!
大年初二俗称姑爷节,其实真正的含意则内含周易阴阳五行原理,姑娘出嫁算是外人,过去是不能在家过年或是回娘家的,那么当娘想闺女,女儿过完年看老妈什么时间去呢,大年初一是阳数单数,是男孩子出门拜年的日子,女孩子不可出门。初二是偶数阴数,女孩属阴,则是女孩活动的日子,所以过去,女人初二拜年,女人初二回娘家丈夫也要一同前往,慢慢地就演变成姑爷节了。
安徽桐城过年初二不出门,您家乡有这习俗吗?
安徽桐城新年初二不出门,这是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究竞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没听说过。新年初二不出门是新年第一个双日,是纪念过去的一年中过世的人,双日是最吉庆的曰子,所以要去亲戚家或邻里家拜访,将新年第一个双曰送给过世者的家属。如果过去的一年中没有亲戚和邻里过世,正月初二若去了哪一家,在桐城的风俗中是犯岂的。
桐城南乡(范岗丶新渡丶双港、金神几个镇)初二是个好日子,新年的第一个双日,拜丈人或其它重要亲友的年!而城区及西、北部则在初二到上年有亡人的亲友家拜新灵,如上年无亡人,则忌讳去。
我们六安这里,正月初一要到去年有人去逝了的这一家去,初一所有经常在一起互动的亲戚或家族都到这一家里去祭奠一下。以示对逝去的人尊重,如果去年互动的亲戚或家族没有人去逝。正月初一是不出门的(这样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不是决对的)。
正月初二早上,早早的起床。把年三十,初一(这两天的垃圾是不准对外扔,怕把财运扔出去了)的垃圾扔出去,叫送年。送完年后!如果自己是儿童时代,父母首先带着自己到外公外婆家去拜年,以示对外公外婆的尊重,
等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家的年拜过以后!接下来去自己的姑妈家,奶奶的亲戚家,姨奶奶,表叔叔家,然后根据亲戚的远近去一一拜年。
等自己长大了,如果是男孩子有了女朋友!正月初二首先到女朋友家去给未来的岳父母拜年,以示对未来的岳父母尊重。
自己如果是女孩子,有了男朋友。正月初二这一天是不会先到男朋友家去给男朋友父母拜年的,因为如果男朋友都没有先给自己父母拜年,自己到先去给他父母拜年了,别人会说你这个女孩子真贱。😄😄😄😄😄😄
大年初一开门红、吃元宝(红糖水鸡蛋)、放鞭炮(已经禁放)、给亲戚长辈拜年。
大年初二回丈母娘家去拜年。有些讲究生过孩子的初四回丈母娘家。
初三按照习俗是不允许串门走亲戚,但是如今也早早改变,毕竟过年时间短暂,每一天都要非常珍惜。
如今人们大多时间都是去亲戚家拜年,然后亲属之间在一起聚会、唠嗑,也并非按照习俗办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二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二的过年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