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地区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西地区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西各地过年的习俗都有哪些?
#丁酉新春#山西阳泉市盂县
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迎神,大约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人们点燃提前一天准备在院子里的年草,其实就是一些庄稼的秸秆,这与山西好多地方不同,盂县也是产煤大县,可是却不是用煤烧旺火,而是烧年草,期望通过这个仪式,驱除往日的烦恼与不幸,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的憧憬。
这堆年草大约能烧半个钟头左右,在这半个钟头里,全家老小都得起来,穿好新衣戴好新帽,然后大声向自家的长辈们道“过年好”,仿佛新的一年的运道都在这新年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的祝福声里了。每一个接受祝福的人,都会有一年的好心情,好运气。
然后是家里成年的男人们,开始燃放爆竹,这几乎是各家同时开始,刹那间,金蛇狂舞,银舌腾空,一派火树银花。于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黎明来到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希望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天亮了,一家人相伴三五成群地出去给本家族的人拜年,走在街上,无论碰到谁,都是三个字的问候“过年好”,原先晚辈给长辈们拜年是要磕头的,现在伴随着移风易俗,这个跪拜的仪式免了,可是新春的祝福一点也没有少,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时的祝福才最合时宜,最有力量。
艺术良户——金鸡报晓,共度新春!
2017-01-22 诗意良户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良户古村欢迎各位游客,良户元宵灯会将为您寻回早已失去的年味: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七,良户将为大家呈现传统花灯展,搭彩棚,生旺火,猜灯谜,听鼓书,赏老戏,看晚会,摄影展,门票收藏展,烟标收藏展,剪纸表演,街道士巡游等系列活动,高平市民凭旅游惠民卡,免大门票,小门票五折优惠!欢迎您的到来!祝您新春快乐!

大花灯




#丁酉新春#山西春节的民俗发生了变化,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谈谈我们山西人春节必不可少的那些传统习俗。
#丁酉新春#
蒸花糕,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花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结构清新、色彩丰富、绮丽雅致,情趣悦人,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点燃年草迎年神,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迎神,大约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人们点燃提前一天准备在院子里的年草,其实就是一些庄稼的秸秆,这与山西好多地方不同,盂县也是产煤大县,可是却不是用煤烧旺火,而是烧年草,期望通过这个仪式,驱除往日的烦恼与不幸,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的憧憬。这堆年草大约能烧半个钟头左右,在这半个钟头里,全家老小都得起来,穿好新衣戴好新帽,然后大声向自家的长辈们道“过年好”,仿佛新的一年的运道都在这新年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的祝福声里了。每一个接受祝福的人,都会有一年的好心情,好运气。
送出穷土过大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寿阳县,人们习惯在大门左右寄放红纸条裹的黑炭,相传红纸代表秦琼,黑炭代表尉迟敬德,意即“辟邪”。除夕,这里家家通宵不眠,谓之“熬年”。次日凌晨早起的人们燃旺火、放鞭炮、拜尊长、吃饺子、喝头脑。饭后出拜邻居长辈,***见面互相庆贺。在初一至初四这四天当中,[_a***_]土不外倒,到初五清晨才一并倒出,被称为“送穷土”,北乡人称“送五穷”。
山西过年的风俗?
1.熬年:又称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汉族传统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人们往往通宵不眠,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2.做豆腐:因为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过年做豆腐是一项传统的春节习俗。
3.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4.制作麻糖:在祭灶节这天制作麻糖,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是中国民俗食品,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
太原的年俗有哪些?
太原的年俗有很多内容,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方向了,绝对可以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现在大概说一下,太原的年俗在日常中我们常见的可能就是贴窗花啊、社火表演啊、压岁钱啊等等。
先来说说压岁钱,正值过年期间,你收到压岁钱了么?压岁钱是在除夕那天,一般是没有成家的,就能得到家里长辈们的压岁钱,钱多钱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辈们为孩子们祈福与辟邪的心意。记得小时候初一醒来,就赶紧翻枕头底下,三十晚上妈妈就会把压岁钱放上,拿红纸包着,看到就非常喜庆,非常开心。
贴窗花也是比较古老的传统习俗,新春佳节到来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窗花,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记忆里,奶奶会叫上几个婶子,在家里剪窗花,买上红纸,大家商量好剪什么花样,然后剪刀在她们手里灵活转动,一会就剪好了,有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也有福字,还有中国结,灯笼等等,感觉没有什么她们剪不出来,非常神奇。现在很多农村的人依旧在剪,但是大多数人会选择买了,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卖剪好的窗花,只要贴上去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社火表演也是太原比较传统的年俗,其实就是闹红火,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主要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鬼摔跤、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等。这些社火表演过年期间在太原动物园有展示,尤其出名的是徐沟背棍,棍尖上的舞蹈,非常有观赏性,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一看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地区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地区过年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