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回南昌春运买票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京回南昌春运买票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到南昌绿皮车几小时?
绿皮车,是指普通火车橄榄绿外表,搭配黄条色带的车底的俗称[1],客车车身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带的涂装。绿皮车在高铁到来之前,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标准外形。典型的有21型客车、22型客车、22B型客车、23型客车、25B型客车等系列的旅客列车车厢。绿皮车通常为慢火车或扶贫列车。
以k571为例,从北京到南昌需要18个小时,是g487次高铁的将近3倍的时间。
北京到南昌的火车有很多种,有高铁和动车,还有直达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还有一种小站也停车的特快列车。
高铁与动车组的时间大约为七个小时至十一个小时不等,直达特快列车大约需要12个小时左右,普通列车大约需要16个小时至19个小时不等。
那种小站停车的特快列车大约需要22个小时左右。
南昌公交能用北京互通卡吗?
北京互通卡可以在南昌公交上使用。
根据交通部2016年12月26日更新的互联互通名单,包括南昌在内,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重庆、南京、长春、吉林、青岛、厦门等110个城市接入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大平台。
这些城市都将对一卡通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方面的升级,以支持外来旅客的刷卡需求。
北京到南昌有多少公里?
北京到南昌的距离,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会略有不同,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交通工具,无非就是自驾车、火车和飞机三种,下面就从这三种交通工具出发,丈量从首都北京到江西省会南昌的距离。
首先说说自驾,从北京到南昌自驾走高速大致有三条路线,路程最短的路线是北京出发走京开高速转大广高速,到达衡水后走衡德高速和德上高速,走济广高速进入安徽省境内,在潜山枢纽转到沪渝高速,到达黄梅互通后转福银高速,通过南昌绕城高速最后到达南昌,这条路线从北京到南昌的里程大致为1400公里左右,算上路上休息的时间二十个小时内应该可以到达。
然后说说火车,从南昌到北京既可以乘坐普速火车,又可以乘坐高铁动车,这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目前北京到南昌共有14趟直达车次,其中G字头车次有4趟,最快的一趟车次为G487次,全程运行里程为1562公里,仅用时六个半小时,中途只停靠石家庄、郑州东、武汉、庐山4座车站,这趟车次是北京至南昌间的标杆车,另外三趟车次用时就比较长,需要八到九个小时,性价比其实非常低。普速火车有6趟,由于这6趟车次走的线路不一致,路程最长的车次绕行湖南长达两千多公里,而走京九铁路直下南昌的车次里程为1449公里,用时最快的车次需要不到十四个小时,最慢的需要将近二十二个小时。另外还有四趟运行在既有线上的D字头车次,这四趟D字头的车次运行里程为1456公里,用时均在十一二个小时的左右。
最后说说飞机,目前从北京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均有到南昌的航班,两座机场加起来每天有二十多架次的航班,非常方便。从北京到南昌的飞行距离大概是1270公里,飞行时间在两个半小时左右。由于北京到南昌的航班非常多,形成价格竞争后的优惠票价非常便宜,甚至比高铁的票价便宜非常多,因此在高铁和飞机两者选择,在淡季选择飞机的性价比远高于高铁。
北京到南昌多少公里?我分别从自驾、火车和飞机三个方面来确定距离:
从北京自驾走高速到南昌有多种方案和路线可选择,最短的距离是1404.5公里,途经大广高速和济广高速,用时大概要16个小时以上,自驾要开16个小时还是挺难受的,最好再带一个司机,两个人轮流开,并且一定要休息好,中途连续开车的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到服务区休息后在开车。
从北京坐火车到南昌可以选择高铁和普速火车,每天从北京到南昌有4趟高铁车次,由于北京至南昌的高铁车次走不同的线路,因此里程和用时也不一样。用时最短的是北京西至南昌西G487次的6小时29分钟,运行里程是1562公里;用时最长的车次是北京西至瑞金G485次的9小时21分钟,运行里程是1933公里。此外从北京到南昌还有4趟走普速铁路的复兴号绿巨人动车,时间均在12小时左右。另外还有6趟普速车次,用时最快的普速车次是临河至深圳东Z181次的13小时48分钟,最慢的是绕行京广铁路的北京至南昌T145次,用时21小时59分钟。
从北京到南昌坐飞机每天多达十几个航班,还是比较方便的,提前买票的话可以享受机票打折,票价非常便宜,并且用时还短,最快的一趟仅需2小时就能到达。只不过再加上从北京市区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或者大兴国际机场,以及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到南昌市区的时间,全程起码也要四五个小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回南昌春运买票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回南昌春运买票攻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