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长春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北长春农村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春过年习俗?
长春人的老一辈大部分是闯关东的关里人,过年的习俗也是老一辈遗留下来的,过年习俗有:贴春联,换新衣,扫棚,打扫卫生,杀年猪,包豆包,年夜饭,祭祖,守岁,放鞭炮(现在四环以外可以),走亲戚,拜年等等。
东北66岁有什么讲究?
在东北流传着一个传统民俗,66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所以66岁大寿的生日,一定要在正月初六过。
民间俗谚为:"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和年纪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
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要由后辈(最好是女儿)用6两面、6两肉给他们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今后老人健康长寿。
东北到了66岁时的讲究很多。东北老年人六十六岁称为大寿,过大寿要吃长寿面、寓意是健康长寿。这一年还要吃很多麻花,麻花寓意是越活越有劲。还要吃女儿包的小饺子共六十六个不许剩,这可难为了女儿包大了吃不了不行,包小了打不近馅不行,为此女儿都得练几天。
河北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添了孙辈,就开始庆寿。石家庄地方,从66岁开始做寿,俗谚“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寿”,如60岁、70岁、80岁等都是大寿,祝寿仪式隆重,尤其是60大寿(60岁称“花甲”,60岁生日叫“甲子寿辰”)更受重视。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河北部分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鸭”。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
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有几种说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儿一刀肉,健康又长寿”,“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等。这是对长寿、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期盼;
在东北,老人66岁生日时,后辈要包66个饺子,如果能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过这个坎儿;在天津,也有66岁坎儿的说法;
知道这个习俗了,***的自然也就能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就一刀下去,不跟阎王爷计较多少了;通常图个吉利,割下之后就权当“六斤”或“八斤”,不减不添,实际也差不到哪里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长春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长春农村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