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闺女瞧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闺女瞧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这里端午节是闺女看娘,也有娘看闺女的。你们那里怎么过?
一般情况下,闺女每逢过节,都会放下自己手中事,回娘家给父母追节,一是孝顺,再是感恩,不管日子过得好与不好都牵挂着老人,逢年过节去看望父母,送去祝福,也是让父母对子女放心,报个平安,道声珍重!平时为了生活,儿女各有各的工作,也有自己小家需要照顾,只能在节***日回去看望父母。当然,父母闲暇时间去看望子女过得好与不好,子女求之不得!不管闺女看娘,还是娘看闺女,都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亲情之间的牵挂和问候。爱的传递!
农村老话说“麦稍黄,女瞧娘”,麦稍黄了为啥要回去瞧娘?
今天是小满,胶东地区的小麦还没有到黄的时候,起码这几天还是绿色的。如果日头毒烈,用不了几天,麦子就发黄了,农村人都说麦熟一晌,也就是说一个中午就能够把还绿油油的麦子晒黄了。过去那时候,结了婚的闺女,都会趁着收麦收之前回一趟娘家。为什么非要趁着麦稍黄的时候回娘家?
原因很简单,马上就要进入农忙时节了,各家都要忙着收麦子,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既要忙着夏收,又要忙着夏种,恐怕没有时间回家看老娘。过去那时候收割麦子,不像现在有收割机,无论有多少亩麦子,很快就可以搞定,不需要人累死累活的用镰刀收割。
我小时候割麦子还都是用镰刀,大家都要趁着早晨天不亮,或者晚上的时候去地里割麦子,因为只有一早一晚的时候,麦穗才不那么焦。出了太阳以后再割麦子,碰到麦穗麦粒就会都落到地里,那样会浪费粮食。三夏是农村人最辛苦的时候,忙完了夏收,紧接着还要忙着种夏玉米,断断续续起码要忙活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是农活最忙最累的季节,再加上过去的交通工具很匮乏,结了婚的闺女想回一趟娘家,需要拿出一整天的功夫。那个时候连自行车都没有,更别说四个轮子的汽车,想回娘家只能步行走。离娘家近一点的,当天可以打个来回,如果离娘家远一些的话,当天都回不了家。所以要趁着夏收以前回趟娘家,看看老娘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做,回家看一眼心里放心。
心细的闺女选择这个时间回家看父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家给父母送点吃的,预备着割麦子的时候吃。收割麦子可以说是一年四季当中农活最累的时候,活越累,人越没有食欲,不想吃饭,闺女提前给父母备下一点儿点心或者鸡蛋之类的东西,到时候可以填补一下。现在人眼里的点心和鸡蛋,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过去不一样,过去一般人家是不舍得吃点心和鸡蛋的。
总之农村老话说的麦稍黄女瞧娘,主要就是怕麦收时间太忙,抽不出功夫回家看老娘,趁着农忙之前抽出一点时间来,给老娘送点吃的用的,看到老娘身体硬朗,当闺女的心里也放心。
目前,北方大地是麦浪滚滚,金黄的小麦已进入收割期了。在农村,有这么句老话,叫“麦梢黄、女瞧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每年当田间的小麦发黄进入收获的时候,老家农村里的父母就热切盼着出门的女儿赶紧回娘家来,来干啥?一是想闺女了,回家说说话,二是新麦下来了,让闺女捎回去些,三是最主要的,闺女、女婿都回来帮家里干活,下地收麦子。
“麦稍黄,女瞧娘”这句话出自农村麦收季节,确实是有它的道理的,现在也成了一种习俗,也是嫁出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走走亲戚的理由了。
过去,我国的农业生产落后,产量低,收割难。很多农民种的粮食都不够吃,小麦作为细粮,更是珍贵,一到收割季节,必须要颗粒归仓。而且由于收割期就那么几天,要尽快收割,否则一变天,来场大风大雨,可就惨了,轻则减产,重则颗粒绝收,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可要饿肚子了。
这个时候,收割小麦是最需要人手的,大户人家可能不操心人手,那些男孩少,或没男孩的,只有姑娘的,或姑娘嫁出去了,家里劳力奇缺,怎么办?只希望嫁出去女儿家赶紧回家帮忙。当然父母也想见一下好久没回来的女儿了。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麦梢刚刚发黄的时候,过去在农村,正是人们常说的“青黄不接”的时候,由于过去农民们在这个时期,经常会出现断粮的现象,就是旧粮吃完了,新粮还来下来。往往在这个时候,是在外女儿们最担心家里父母受没受饿,有没有吃的,心里发急,就会赶紧回娘家探望父母,顺便带来些钱物接济一下家里,尽一下孝心。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的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强,农业生产也大都实现机械化了,小麦使收割也很快就完了,一般是不需要女儿女婿来帮忙的。
但是“麦梢黄,女瞧娘”这样一个农村习俗还是大家遵守的,主要还是保持和家人亲人情感沟通。不管麦梢黄不黄,出门的女儿家也是要经常回娘家去看望一下年迈的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
“麦梢黄、女瞧娘”这句农村老俗话,也只有北方的农民更能够理解,小麦发黄的季节也是快要收获的时间,每当这个时间段,农村老人常习惯性地会说“麦梢黄、女瞧娘”,就开始盼望着女儿走娘家了。那么这麦梢黄和女儿走不走娘家,这其中有什么关联性,可能很多人并不懂。
一、 麦梢黄与女儿瞧娘有什么关系
麦梢黄与不黄和女儿瞧不瞧娘,这两者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如今农村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这两者就更没有必然的联系了,只不过是因为农村延续了这样的一个习惯,每到麦梢发黄,小麦快要成熟的季节,出嫁的女儿都要回趟娘家,看望一次父母。
二、麦梢黄,女瞧娘的由来
麦稍黄,女瞧娘的说法在农村由来已久,这也是从过去延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过去由于农业生产缺乏现在科学性的管理,农作物的产量不高,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农民吃不饱饭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麦梢发黄的时候,在农村也常常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有不少农民家庭都有出现断粮的现象,这个时候闺女担心父母受饿,通常就会回娘家探望父母,生怕父母挨饿。 那时候由于物质匮乏,并没有什么好带的礼品,在北方农村,走亲戚能拿上一些馍馍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这一规矩也就这样被延续下来了。
三、 北方小麦收获时,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农忙活动
小麦是北方农村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由于产量低,农民日常生活中并不能常吃小麦面粉,通常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舍得吃白面馒头,其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吃杂粮面粉,所以也非常看重小麦收获季节,一般还把收获小麦称作“抢收”。
过去农村种地完全都是纯人工作业,收获小麦的方式通常是选择用镰刀割,用架子车拉到场地里晾晒,然后用棍子敲打,或用牲畜拉石磙碾压,这样一场麦子收获下来需要将近大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在小麦收获的季节里,遇到了下大雨等不良天气,可能还会导致小麦霉变,所以被称为“抢收”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小麦收获亲邻互帮互助
正是由于小麦收获时费工费时,在过去农村每到收麦季节,亲戚邻居通常都会一起作业,谁家的小麦先成熟了,就先收谁家的,如果在小麦碾压时遇到了突降大雨等,人多手快,也能把场地里的麦子快速收拢起来,避免被雨淋。
麦梢黄,女儿走娘家另一层面的意思,就是到娘家看看他家的麦子熟了没有,如果是娘家人的麦子先成熟了,到时候闺女和女婿都要过来帮助收麦子,这也是过去北方农村的一个规矩。
也印证了农村另一句俗话“一个女婿半个儿”,过去娘家只要有农活,女婿和女儿都要过去帮忙的。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农村无论是麦梢黄与不黄,生活中也不可能会有断粮的事情发生了。更何况现在农业生产也都是机械化了,收获小麦使用收割机一会儿的功夫,也就把一家几亩地的小麦收获完毕了,更不需要女儿女婿帮忙了。
但是“麦梢黄,女瞧娘”这样一个农村习俗至今也就被延续下来了,虽然农村生活富裕了,不缺吃不缺喝的,农业生产基本都是机械化作业了,但为了亲人感情的沟通,无论是不是麦梢黄的季节,女儿也要经常回娘家去看望一下父母,也是对父母关爱的表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闺女瞧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闺女瞧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