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祖先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祖先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中国南方,在家祭祖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习俗。在北方则不是,这不是因为北方人不好祭祖,而是北方人在历史上一段时期,统治阶层不允许家庭祭祖所造成的。
(湖南沅水流域家中祭祖)
有人把北方人在历史上的迁徙联系在一起,说是中原人迁徙或是避难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习俗也带到了南方。这种说法是因对历史关于祭祀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所致。历史告诉我们,事情恰恰相反,是北方人或是避难,或是迁徙,来到南方以后,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入乡随俗,才开始在家中设神龛祭祖的,包括后来北方一些地方兴起的家庭祭祖活动,也是受到南方诸族风俗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上古时期开始,北方部落首领的统治权,排重要位置的不是经济、政治、军事的支配权,而是祭祀权,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神权。至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宗教神权依然是至高无上的。拥有了部落的祭祀权,才能经济、政治、军事的支配权。也就是说,当时的祭祀权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北方的祭祀权就牢牢掌握在统治阶层手中,民间是不允许祭祀的。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夏、商、周时,不允许民间有祭祀活动,其中就包括祭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实施不下去,诸侯各自开展祭祀活动,如宋襄公祭次睢之社,鲁季氏之旅泰山,时人皆认定为“淫祀”。诸侯尚且如此,民间就更不能私自举行祭祀活动了。祭祀在北方统治者与当时的士人阶层眼中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礼制”下的精神统治。
(南方家中祭祖)
《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的意思古人解释为: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在古代,北方的祭祖必须要有祭祀的场所,称为祖庙,后来发展成为宗祠,家庭之中不可“淫祀”。要祭祖先必须在祖庙之中祭祀。
历代的北方的统治阶层把南方人视为“蛮”,意思就也是不讲“礼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在祭祀方面,称其为“其俗好淫祀”。这种不同的风俗,实质就是当时南北的文明差异。南方诸族当时不仅家家户户祭祀祖先,且“好鬼神”,把当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以为是神鬼所至,立坛或祠祭祀。
历史上,从上古部落时期到封建社会礼教制度下,可以说,北方祭祀活动***和礼教的束缚太多,规矩太严,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甚至株连九族,谁还敢私自祭祀?而南方诸族的各种祭祀活动就要自由得多,有时甚至可能随心所欲,想敬奉谁就敬奉谁。如南方的“傩祭”本为“鸾祭”,也就是祭祀鸟神,祈祷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到了北方,时人以南方音记,把南方“鸾”字音,记成了“傩”字,其本来意思也变成“驱逐疫鬼”的一中行为,一种仪式。汉朝时,每年的腊月宫廷里都要举行“傩”活动,就是举行驱逐疫鬼仪式。
你说的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者说不够全面。北方人,南方人都有过年敬祖习俗。
可能南方人大多是汉族被驱赶的人,他们远离家乡,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祖宗的坟地,所以只好在家供奉祖先。北方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很早就住在本地,他们的祖先的坟地就在自己住地周围不远,所以好像他们没有把祖宗供奉在家里。但有一部分人,祖宗坟地离家较远,过年烧纸,送钱之类,就是在户外某十字路口,做这样的祭祀活动。
北方人家族大的,条件好的,他们也修了祠堂之类,把祖先牌位一一放在一个大祠堂里,过年过节,都去供奉,祭拜。南方人也有修祠堂的,不过在家供奉祖先的较多,这显然是家庭条件还不算好的。这和北方在野外坟地祭祖的情况差不多。
北方人,祖先坟地相对家略远,所以没有达到每月两次或一次祭拜。这可能与生产忙闲有关系,但他们知道一月两次是应该有的。南方人在家里祭拜,自然方便很多,所以一月两次,雷打不脱,所以显得比北方人更孝敬。
其实南方北方都一样,只是细节上,条件上有点差异,方式不一样,祭祖的心都是一样的。
说到南北就要了解历史了,北方在古代就是游牧民族,四处迁移!游牧民族是没有供奉祖牌先位的包括宗祠,后来中原人大多南迁了,中原人一直有供奉祖先牌位和建宗祠的文化,南迁后把中原文化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中原人南迁或,北方人同样也南迁到中原定居了下来,南下到北方各省,他们也带来游牧民族一些文化!所以北方人保留着他们之前的不建宗祠不搞神主牌位的习惯了!
南方现在有些地方也开始不供奉神主牌,因为***的一大场洗礼!包括家谱在***很多被烧了,现在有一些只有在地文史档案馆可以查,
也好多老人***偷收藏起!
不过总体上讲南方人的宗族观点还是非常强的!改革开放后很多在恢复宗祠建设,家谱的重新的按老人口述及档案馆资料重谱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祖先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祖先过年的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