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闽南过年有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闽南过年有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过年时的习俗有哪些?
95年去过一次福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饮食的习惯,东北人不喜欢甜食,我们去了三个人打算玩7天,结果第五天就打道回府了,就是因为吃吃吃,第一天我们三位点了四个菜,都非常甜又点了四个菜,还是甜,三个人吃了8个菜还没有吃大概,在福州8个菜不低东北两个菜的多,总感觉不实在,第二天去市场买了熟食你猜猜又是甜的,谁知道酱牛肉还是甜的无语了,从这刻开始我们就吃泡面,一吃就是两天实在受不了了,又去饭店告诉大厨做菜就放盐味精就可以,什么的都不放,坚持第五天打道回府,至于习俗就是吃什么都是甜的,剩下就不知道了。
闽南过年时的习俗有哪些?
闽南就是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包括:漳州、莆田、泉州、永春、德化、龙岩等地。这里过年,历史习俗:家家做碗糕,煮河蛏,搓黏丸,杀年猪。姑娘,婆娘插戴栀子花,客人们坐在古色古香的八仙桌边,喝着家酿米酒,吃着“锅边糊”,品尝家乡绿茶,听歌,拉二胡,琵琶三弦吹洞箫,主人端上热腾腾的元宵丸,献上火扑扑的拍胸舞……故而清代诗人:郑东廓在《福州风土诗》中写道:“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者锅边糊。”
谢谢邀请!
闽南是福建南部地区,多指厦门、泉州、漳州等地。据福建一位朋友说,他们那里过年要蒸“碗糕”,也称为“发糕”。因为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
据朋友介绍,蒸“碗糕”先要“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
“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总之,“碗糕”是好吃的,更是吉祥的!它是闽南人过年餐桌上的一道必备菜!
同安的春节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庭向天公述职的日子,通常要拜拜“送神”,印象中会用到那种印有马的金纸。之后就开始准备“裁豚”(擦灰尘,小时候老房子边角总有些蜘蛛网,灰尘之类的弄根竹竿绑上鸡毛掸子开始擦,现在这个仪式好像少了吧,但是总归会做个卫生吧)。接着逼近年兜的三两天,通常家家户户都会炸枣(同安特色),准备年货,然后贴春联,除夕欢喜大围炉,初一凌晨开门放炮,祭祖。穿新衣带新帽,走亲访友拜年乐逍遥。初二嫁出去的女儿携夫婿子女回娘家。初三按习俗是不能出门去做客的,啊不过现在都随便了。初四接神。初五过开,预示着年差不多过了。不过后面还有初九拜天公,十五上元节等比较重要的日子。
同安的春节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庭向天公述职的日子,通常要拜拜“送神”,印象中会用到那种印有马的金纸。之后就开始准备“裁豚”(擦灰尘,小时候老房子边角总有些蜘蛛网,灰尘之类的弄根竹竿绑上鸡毛掸子开始擦,现在这个仪式好像少了吧,但是总归会做个卫生吧)。接着逼近年兜的三两天,通常家家户户都会炸枣(同安特色),准备年货,然后贴春联,除夕欢喜大围炉,初一凌晨开门放炮,祭祖。穿新衣带新帽,走亲访友拜年乐逍遥。初二嫁出去的女儿携夫婿子女回娘家。初三按习俗是不能出门去做客的,啊不过现在都随便了。初四接神。初五过开,预示着年差不多过了。不过后面还有初九拜天公,十五上元节等比较重要的日子。
闽南永春那边的过年风俗是什么?
敬天公
如今闽南大部分家庭还保持着过年“敬天公”的习俗,不过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时间也从腊月廿九、三十到初九不等
贴春联
除夕,人们将家里所有门上的旧春联和福字取下,再贴上崭新的春联。而贴春联在有些地区一般是由家里的男子来贴。如此一来,家里变得崭新喜气了起来。。
除夕之夜,到处灯火辉煌,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过年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过年有什么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