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之贴春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之贴春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到春节时,除了贴春联,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家里扫灰,擦玻璃等等,干干净净地过年。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就蒸年糕,象征年年高。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灶王爷升了,用糕把把嘴粘上,这样,上天以后,就不能说坏话了。
临近年底,杀猪,杀鸡,买年货,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十那天早上,吃鱼,配菜还有豆腐,粉条。鱼代表年年有余,豆腐代表富裕,粉条代表长久。
然后就是挂宗谱,摆供桌,三十傍晚请年。
当然,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是少不了的,新旧交织,子时,鞭炮声此起彼伏,热腾腾的饺子也就上桌啦。吃到有枣的饺子,那就是幸福!来年肯定一顺百顺!压岁钱肯定是少不了了!
初三晚上送年,晚上再来顿饺子。吃完饺子,送年。
随着这几顿饺子,这三天年就算过完啦。
在我们老家春节,腊月二十三送灶,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扫尘,把家里里里外外清洁一下。准备过年时的食品物品。除夕贴春联,晚上放焰火,初一放鞭炮,大家相互拜年。亲朋好友聚一聚,喝点小酒,唠唠嗑。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玩耍。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的重要节日,辞旧迎新。周边有些国家也过春节。
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门上倒贴福字,寓意福到。准备年货,以前还有祭灶什么的。在外工作的都要往家赶,全家团圆,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北方包饺子,南方吃年糕。放鞭炮,唱大戏,接财神,猜谜语赏灯会,拜年走亲戚。孩子们最高兴啦,洗澡换新鞋新袜新衣服,还有压岁钱。
大致上都有: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烧炮竹、烧烟花、庙会、赏花灯等习俗
我们徐州人办年货,一般从腊月十五之后开始,无非多买些鸡、鱼、肉、蛋之类。此外,腊月二十五以后,再专门准备制作一些传统风味食品。如用麦芽糖摭糖、用油炸麻叶子(分咸甜两种,是用半熟的烙馍切成菱形,晾干后再炸)、炸油炸果(特制的山芋)、炸丸子(萝卜切碎后拌绿豆面制成)等。另外,要精心剁好够好几天的饺子馅,蒸好够吃二三十天的馒头、年糕。
过年时蒸“年馍”是很讲究的。有实心馒头,有包多种馅料的馒头,有形状奇特的馒头(如枣花、枣山)。其中,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用来打发乞丐,也有的用来饲养牲畜(这一种馒头,非大户人家不做)。由于馒头讲究多蒸,往往很长时间吃不完,剩下的馒头多出现皮面干裂现象。这时,吃起来味道比较差,但心情却极佳,因为,这种现象,徐州人称之为馒头“发笑”(笑开口)了,预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富富足足、喜庆有余。即便是家境不好的人家,蒸的馒头虽不多,也要特意留下几下,待其“发笑”后再食用,以图吉利。
扫尘
腊月二十七八前后,家家要“扫尘”(俗称“打尘”、“扫屋”),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和个人卫生大扫除。清扫时家具讲究六面光,器皿讲究亮堂堂。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或除夕前一天进行,除沐浴外,无论男女老少,一律要更好,俗称不能留“隔年头”。
贴春联的正确方法?
贴春联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开始贴,一直到大年三十吃饺子之前都是可以贴春联的,但是到了大年初一就不能再接贴,春联的正确格式应该是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一般下联的意境会更深远一些,例如“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正确贴春联的前提是知道哪是上联哪是下联,不管是上下联,最后一个字总离不开平仄,仄声或短促声[_a***_]的就是上联,平声结尾的就是下联,如上联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下联就一定是仄平仄平仄仄平。这样念起来,才符合贴春联的规矩。
如最常见的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就是很符合这个规矩的,读起来好听,否则的话就难听了。
写春联习俗?
关于写春联的文化习俗:
一、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二、春节贴对联的寓意:
过年贴对联的寓意,从春联的发展史上简要的说,是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现在贴春联,一副副春联,似家家户户向春天发出的请柬,又似春天给家家户户送来的喜帖;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到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春节欢欣。
三、春节贴对联的顺序:
春联张贴的顺序是:当面对大门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上下联不可贴反。春联的上下联可以从尾字的平仄声来区别,仄声的是上联,平声的是下联。春联习惯上必须有横批。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则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横批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批是从右往左写,现今的阅读习惯则多是从左往右,两种写法均可。
写春联的习俗是从远古先民们挂桃符的习俗传承及演变而来的。
古代,相传有神荼、郁垒两位大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即将到来之时,人们就在门旁设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二神的名字或画上二神的图像,用以驱鬼避邪。因此,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节对联了。
过年贴春联,你知道如何贴吗?
凡对联都有出边和对边(也可以称之为上联和下联)按我国现行规定,文字排版要自左至右,所以,对联的出边要贴左边,对联的对边要贴右边。但是,我国古代的书籍都是是右边向左排的。而现在也有一些复古的苖头,认为横排可以由左至右,而竖排可以由右至左,所以,对于对联来说,无论你如何贴,都不会有大错。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周代,最早的叫‘桃符’辟邪的意思。1、贴春联的时间,一般都会在除夕当天的中午贴,不超过12点。有些地方可能会早一点。2、春联分上下联,上下联不要贴反了,首先要会区分上下联,然后在去贴。3、贴春联的地方通常都会选择在大门贴,如果在屋里房间贴的话,那么每个房间门上都要贴,要么都不贴,中国历来都以左为贵,上联应该贴左侧。
过新年贴春联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那我们要如何来贴这春联。首先要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为什么要这样贴是因为念的时候从右向左。大门要贴单数,单数表示吉祥,家门口要贴福字或者招财进之类的,如果把福字贴在柜子上的话那就要把福字倒过来贴。这样表示财气一直会到家里来。大门的福字必须正贴,因为这个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大门也是家庭的出入口是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以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不阿,端正大方。所以贴春联也是很有讲究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之贴春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之贴春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