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过年不好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过年不好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过年讲究“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指的是什么呢?
很怀念以前在家这样的日子。大年初一早上天还没亮,被拉出被窝喊着吃饺子,睡眼惺忪看看枕边的新衣,动作缓慢,心理却很开心。这就是“一不睡”
院子里的鞭炮除夕夜的还有初一早上的,厚厚一层,红彤彤的,跑出门看着谁家门口炮纸厚,我奶奶说:不能扫,扫了福气就跟着跑了。
腊月二十九,我妈就把针要收拾好,然后叮嘱我们孩子:不要动,要不然都会近视哦。小时候的我,深信不疑。
过年,孩子调皮,家人也要忍,规劝就好。不能打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哭。欢欢喜喜过大年,图个喜气,所以,四不能打。
这样的禁忌,农村还有很多。可惜,这些传统慢慢的正在消逝,只能停留在记忆中。每到这时候,都会回忆过去小时候。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们这边已经听了一个多星期的鞭炮声。过年放鞭炮、贴对联在许多农村里似乎怎么也改不掉的习惯。就放烟花鞭炮来说,我还是希望有部门加强禁止,太过于污染空气又不安全。
除了这些习惯,过年还讲究“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
“不睡”是指大年初一不睡懒觉,不管大年三十晚上多晚睡觉,到了初一早上都要早早起床。我们这里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谁家越早放鞭炮越光荣。虽然晚睡早起,但到了白天还不能睡午觉,表示这一年都会勤快不懒散。
“不扫”是说大年初一这天不能打扫,传说这天打扫屋子会将财运扫走。就算扫也只能从外面往家里面扫,然后拉圾不能往外倒。这一天大家走亲访友,都是这家拜年那家拜年,客人不断。这种情况下打扫屋子,屋内空气不好,对客人也不礼貌。所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在这天打扫屋子。
“不缝”是说年初一这天不能拿针线缝补,据说初一动了针线,会挑了龙筋扎到龙头。在过去男耕女织的年代,针线活是女性日常的手工活。但是像针线或剪刀之类的为利器,容易扎到刺伤。忙碌劳作一年到了大年初一应该好好安安心心休息一天,再刺伤的话就扫了雅兴。
“不打”是说年初一这天不能打骂别人,这一天被别人打骂那么一年都会挨打骂。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有得吃有得玩,是一年中最开心快乐的日子。这时动怒必定会坏了好心情也波及身边的其他人。
新一年的开始,也是所有美好愿望的开始。怎么舒心怎么过,一切与快乐无关的事都不要去理会。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老家过年也有这个讲究,从初一到初三晚上送年前,是新年开始三天重要日子。[得意]
这三天,一家老小按照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的规矩,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日子。[可爱]
一不睡:大年初一早晨,全家人要早早起来,换上新衣裳。一则早起表明新年有好的精神状态,二则初一早饭后亲戚、邻居有互相拜年的习俗。起来晚了,登门拜年的人看到,会耻笑这户人家没规矩![呲牙]
二不扫:初一到初三不能用扫帚扫地。因为年三十年夜饭前已经把老祖宗请回家,供奉在外屋,扫地有驱赶老祖宗的嫌疑。所以,农村做饭要烧草,即使灶房地面脏了,也不能动扫帚,只能用松树枝子简单划了一下。[微风]
三不缝:初三送年前不能用针缝纫,也不能动刀、动剪子等利器。据传说这三天动了利器,会影响人的运气和五谷等农作物生长。[尬笑]
四不打:这三天父母不可打孩子。如果这三天打孩子,孩子可能一年不太平,要么生病,要么出其它一些不好的状况。[可怜]
七十年代,家家户户孩子多,总有调皮捣蛋的,平日父母会打顽劣、惹事生非的孩子。[震惊]
往往年前几天,父母就提前反复教训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过年这几天不能惹事。[思考]
农村过年规矩多、仪式感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即使贫穷、劳累、艰难……,农家始终传承规矩,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这种精神、骨气,值得人们学习!称颂![赞][玫瑰]
农村老年人过年是颇有讲究的,2021年春节,除夕,都与年年一样,风俗习惯依旧。鞭炮声声辞旧岁,对联年年换新颜,人们尽情地享受着阖家团圆的喜庆,新衣新气象,走亲拜年,喜气洋洋。
一不睡,三十除夕夜,一般老人吉祥守岁,架炭烧火,等待着转钟十二点放完鞭炮去旧迊新好过年。
二不扫,初一是人们心目中最吉祥的日子,老年人新衣新帽焕然以新。正月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给压岁钱,这一天,财气,福气,运气,一切皆是好兆头。垃圾不扫,水不倒,用水刚在三十装满,便于用。
三不缝,农村内,一年四季缝衣做鞋,辛勤劳作,正月初一,缝针不拿,缝剪刀不动,一动剪刀,便意味着今年有吵闹不休的状况。
四不打,初月初几,孩子们就像牙齿与舌头一样,淘气的动来打去,家长万不能在这一天发火生气,打孩子。这是一年一度人们心中最吉祥的日子,迎财接宝,万事顺心。
"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说的是农村正月初一风俗习惯,也是禁忌罢了,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初衷。
- 一不睡
初一早上是不能睡懒觉的,也不能催人起床,都是自觉自愿的。一不睡,就是到一定时间都能不约而同起来!赖床一年来不吉利,会懒懒散散,新年好兆头最好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行。
- 二不扫
初一早上是不扫地,正月初一是迎财神之日,你扫地会把财神扫地出门的,不顺序。一般来说,在除夕晚上就把房间打扫干净!讲究的人家一直到正月初五日才把垃圾倒到外面去,那叫"送穷″。
- 三不缝
正月初一是不能动针,刀,剪,特别是针是不能用的,挑伤龙眼会害了自己的。初一缝缝补补是不行的,最起码要到初三日才能用。
- 四不打
淘气的孩子欠揍,但正月初一无论如何要憋住怒气,不能打孩子。孩子教育不在乎这一天,打孩子不是好兆头,烦恼的事多着呢!
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正月初一是迎财神日,忌讳是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的讲究很多,正月初一,不洗衣服,家里东西不往外拿,水不往外泼,不借钱,不要账,不吉利的话不说,不吃药。总之,处处小心便是。
在农村过年,如果家里有当年去世的人,这家人为什么不能去串亲戚拜年,这是个习俗吗?
如果自己家里有老人去世,只要没有举办脱孝仪式,都属于守孝期。守孝期间,这家人是不能随便到别人家作客的,这是我们老家农村里的规矩习俗。
第一,守孝期不能办任何喜事酒席。在守孝期间,这家人的家里不能披红挂绿,不能张灯结彩,也不能办喜事酒席。必须避开守孝期才能办喜事,包括[_a***_]酒席。
记得我们老家农村,只要是同一个宗族同一姓氏的人家里,有一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了,整个宗族的人都要跟着守孝,不能办结婚喜酒。
而有老人去世的主人家,包括叔伯子侄家,过年的时候不能张贴红纸的对联,也不能放烟花鞭炮,不能包大粽打芝麻饼等。
第二,过年时只能坐等亲威来寻访。正月的时候,守孝斯的人家是不能到亲戚家走访的。如果硬要去亲戚家,会受亲戚嫌气的,因为你还是披麻带孝的人,会将伤心的丧事一起带去。
一般来说,过年的时候亲戚知道你家处于这个情况,都会主动上门来走访,带来过年的年货,相当于安慰你这家人安心守孝,其他的事由亲戚来帮来办。
第三,守孝期不同地方不同姓氏的村落有不同的规定。关于守孝期,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规定。在我们老家,有的地方办丧事的当时,就马上接着举行脱孝仪式了,再后面办什么喜事酒席都没有问题了。
有的地方要等到第二年,大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前后才能办脱孝仪式。据说有的地方甚至要守孝三年,才能脱孝,这样一来连续三年不能办任何喜事了,还是有点麻烦和影响。
农村里有很多习俗,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先祖一般都已经约定俗成地执行下来多年,现代的年轻人也不好不遵守。但不少仪式已经在慢慢简化,只要表达意思到位,对祖先表示足够的敬重,其他的规矩能过得去就算了。
以上解答,如果你觉得有用,请记得关注“桂农通”,谢谢您的支持!祝您新年快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过年不好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过年不好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