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贴对联习俗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贴对联习俗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了,贴对联和放爆竹的由来,有什么寓意?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根据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神话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里面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回到鬼域。鬼域的大门边站着神荼、郁垒两个神。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老虎。因此所有的鬼都害怕二人。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春节”,也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和燃放爆竹。那么贴对联及放爆竹到底有什么来历和寓意呢?
流传和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相传在中国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上岸入村进户吞食伤害人命,人们便举家逃进山里避难。后来有仙人告诉村民,“年”的弱点最怕红色的东西,以及火光和爆响,只要对准它的弱点,就不难对付。于是人们便纷纷在自家的门窗上贴上大红的对联,在除夕夜悬灯挂彩,并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还逐屋点燃火烛,彻夜不眠进行守夜,以恐吓驱赶“年”的到来。
其它贴春联最早源自于贴桃符,在古时人们为了保护家宅平安,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画上它们的神象,制作成桃符,悬挂在大门的两旁,以用来驱邪、避邪和压邪。还有在除夕夜前后,通过大量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同样也是为了恐吓驱赶阴邪鬼怪之目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桃符和爆竹逐渐被春联和鞭炮所取代。春联和鞭炮更演化为一种春节文化现象。现在过年时人们贴春联及放鞭炮,已不再是迷信行为,纯粹是为了增添节日纷围而己。
关于过年贴对联的由来,你们知道吗?
过年贴春联是一种习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说春联的由来,说来话长,长话短说。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1、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2、春联来源于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哪个朝代?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唐朝,这个习俗的来历源于一个民间神话传说。
在唐朝,渭河两岸有许多人靠***为生。由于***的人越来越多,河里的鱼***逐渐减少,很多人捕不到鱼。只有一个老渔夫例外,他能捕到很多鱼。年轻后生虔诚地向老渔夫求教***技巧,老渔夫如实相告:我没啥技巧,城里有个白衣秀才,占卜十分灵验,我经常找他占卜鱼讯,所以才比别人捕的鱼多。
巡河的鳖军师听到这话后报告龙王。龙王担心长此以往河里的水族会被捕光,于是决定设计除掉占卜算卦的白衣秀才。
一天,龙王扮作商人找秀才算卦:我要出门经商,不知近日天气可好。如果算的灵验,我加倍付钱,如果失灵,我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性命。秀才应允,告诉龙王:近日风和日丽,你出门无妨。
为了除掉秀才,龙王次日兴云施雨,随后找秀才算帐,并要取秀才性命。秀才厉声呵斥:你违犯天规,私自下雨,天庭定会索你性命。龙王震惊,知道遇到高人。他惊魂未定,急忙俯身赔罪,哀求秀才告知保命之法。秀才拗不过,无奈告诉龙王:当朝宰相魏征是人神官,我推算玉帝派他监斩,你可求当朝皇上设法稳住魏征,过了刑期,兴许能保住性命。
问斩当天,太宗借故找魏征对弈。期间,魏征伏案而眠。太宗怜惜魏征操劳国政,没忍心叫醒。熟料,天鼓大作,龙头落地。原来魏征梦中上天监斩了龙王。
夜间,龙王的魂魄闯宫,怪太宗不守信用,要太宗抵命。太宗受惊吓,让秦琼、尉迟恭保驾。慑于秦琼、尉迟恭的武功和威名,龙王的魂魄离开皇宫。
可是,只要秦琼、尉迟恭不在,龙王的魂魄再闹皇宫。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有大臣建议:用桃木雕刻秦琼、尉迟恭的人像,立于宫门,也能吓跑龙王。
此法屡试不爽,官宦富人纷纷效仿,以此抵挡厉鬼入宅,保佑全家平安。可是普通百姓没钱雕刻桃木像,便在门上绘制张贴秦琼、尉迟恭的画像,以求镇宅驱邪。这就是门神爷的来历。
对联起原于唐代,繁荣于明朝。跟朱元璋大力倡导和创作实践有极大关系,他对楹联的发展突出功绩是推动春联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他提出来的。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楹联就从春联的形式普及开来。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的一种风俗。明初春联用红纸写,原因有二:一,相传上古有一叫年的凶兽,在寒冬除夕出来为害吃人,此兽怕光,怕响,更怕红的颜色,旧时的桃符恰恰也是暗红色,所以用红纸是驱邪避害;其二,红色本身带有喜庆色彩,用于春联可增加新年的喜庆气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贴对联习俗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贴对联习俗由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