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渭南过年都有哪些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渭南过年都有哪些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渭南周岁习俗?
我们这里孩子周岁的时候,会举行一次比较盛大的聚会,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所有亲戚都要来庆祝孩子周岁,来时带种种贺礼,比如钱,衣服,金银镯子、项圈什么的。特别是孩子外婆家礼物最重。大摆筵席,欢歌笑语,庆祝孩子周岁,这天,也会让孩子抓周,看看孩子未来发展。
渭南农村举办婚礼有哪些风俗?
渭南这个范围比较大,各县也都略有差异,太多我也弄不清,就简单以我们大荔县为例,给大家讲讲吧!
关中这个地方,风俗、礼俗很复杂,虽说现在已经简化很多了,但依然有很多“讲究”,起码在红白喜事上,这些流程或习俗是少不了的,区别就在于已经不是特别的严谨或者遵循原有的礼制。话说回来,风俗这种东西,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大荔这边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结婚风俗有下面几个:
简单说,就是男方家去女方家迎亲的时候,要去女方家的祖坟上磕头上香,给老祖先打个招呼。男方家通常会有叔伯长辈一同前往,表示尊敬。
外地人会比较纳闷,结婚这么喜庆的日子,家里却摆着祖先的遗像。我不清楚外地有没有这个习俗,反正我们大荔是这样,周边县应该也差不多。毕竟家里孩子结婚这样的大事,把祖宗请回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我们这里迎亲的时候会带着自家的小孩(哥哥或弟弟家的孩子),叫“拧姑娃”(我依然不知道字对不对),孩子身上会背一面镜子,还要背回来。据说是要帮新娘子把不好的东西挡回去,比如疾病之类的。总之,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准确来讲,就是说,姑娘出嫁时,娘家的哥哥弟弟要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旧时一般是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为自家姐姐/妹妹开路。这路可不是好开的,新郎是要给红包的。
和上面一样,新娘子进门会自带窗帘,啥寓意我也不懂,总之是好事。挂窗帘通常是新娘的弟弟,挂窗帘也是可以收红包的,还不管售后服务,以后掉了不管。
我们这里耍公婆那是真热闹,轻则涂黑脸,一般会用锅底灰、口红等道具,重一点会五花大绑,带着自制的官帽“游街示众”。目的呢是让亲家来“解救”,解救的方式自然是“红包”了。
因为一般农村结婚都是乡里乡亲的来帮忙,席间会有厨房的姨姨婶婶们给菜上扣个碗,然后摆在娘家人面前。想吃这道菜,掏红包!双方可以讨价还价,成交之后才能揭开!不能不要,只是价格多少的区别。当然了,可能花了钱也吃不到,因为按“规则”里面可能啥也没有,也可能是一个馒头。
陕西渭南蒲城农村风俗?
渭南蒲城农村风俗:
浦城人俗称“过年”。浦城春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变更,有些变化,增添了诸多新的内容,但更多的是承吸着历史文化的滋养。
上年农历十二月,喜气就纷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炒果子、膏糕糖、蒸年糕、做黄碱果、备办年货,同时开始打扫卫生(俗称扫尘),男人理发,置办新衣服,意蕴辞旧迎新。在外的游子也纷纷赶回过年。
廿三日,送灶神。祀灶的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对用火熟食的纪念。至东汉,演绎出灶神对人降福、保佑子孙的说法,灶神逐渐上升为一家祸福的主宰,渐渐淹没了这一信仰崇拜的原意。这天,摆出供品,家庭主妇殷勤祭祷。旧时,将旧灶神焚化,称为“送灶神公上天”。
端着饭碗去串门是西安,渭南一带的风俗吗?
这个不是什么风俗,只是在原来的农村,有这种情况,
同村的人都是相互认识的,大家忙了一天农活之后,吃饭是大家闲谝聚会的一个时间
没有时间和其他什么***社交活动的大家就在吃晚饭的时间凑到一起拉家常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大家凑在一起喝酒,你拿酒,他拿菜,凑在一起也有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渭南过年都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渭南过年都有哪些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