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烧柏枝火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烧柏枝火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了,你的家乡有没有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燃烧柏枝的风俗吗?
我们是一个人早起开始放开门炮,然后全家起来包饺子,一会就陆陆续续就有小孩上门挣(卷卷)方言,有的给个红包,有的给一支烟,还有的给拿面蒸的花馒头,反正是挺有意思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玩。
洛阳有什么过年习俗?
我们洛阳嵩县田湖镇也有一套说法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风俗是一样的,说灶王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二十三日上天庭回报这一家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做过什么事,善,恶,都要说明白,二十三日做烧饼给灶王爷的干粮,二十四扫房子,打扫卫生迎接新的一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扳柏枝,春节各家大门屋门擦柏枝做彩门取吉祥之意,二十八去挖沙(我们这里有一处金黄的沙子)二十九装香炉,把挖来的沙子装进香炉里,要在春节敬神,敬家祖,年三十褪猪蹄(洗澡洗脚),大年初一牛底头(拜年)。 初一到初五为五天年,一至四曰走亲串友,增强邻里关糸,初五叫破五,因为过年有许多禁忌,比如说不过初五,不叫烧馍,不叫泡馍,烧馍会发生火灾,泡馍发生水灾,还有守着孝的人不过破五不能串亲走邻,总之过了破五百无禁忌。 初七曰火神爷出巡,这一天众善男信女烧香摆供,小伙子们抬上火神,有舞狮队,秧歌队,扇子舞队,耍龙的等,多种文艺团体,放鞭放炮游街表演各种文艺节目,走过谁家和商号鞭炮齐鸣,街两边看的群众是人山人海,这一天比初一还热闹。 最后就是正月十五元肖节,元肖节过罢才算年过完啦。
现在习俗都一样,三十晚上吃饺子,从大年二十六基本都备齐年货开始加工水席的半成品材料,炸丸子,蒸燕菜,扁剁,滑肉,红烧肉等等,等待大年初一开始亲友登门设宴款待,或出门走亲访友,初五以前上街吃不到东西,只有大的饭店可以,初五过后叫破五,才能开张做生意。正月十五各种庙会,现在生活条件好,物质丰富,过年和平常没啥太大区别,年味太淡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面糊;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拍柏枝;二十八,炸油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门画儿;大年初一,撅着***乱作揖儿。”
小年里祭灶是传统,备上火烧、芝麻糖等零嘴儿,一同祭拜即将升天的灶王爷,期望借他美言,来年过得顺顺利利。
小年后,蒸馒头。口感好、味道甜的馒头人气最高,揉面蒸馒头前,先用甜酒加些面粉,发一盆稀软的面引子。面引子发好后,取部分揉进干面,再向里面加些碱。这样蒸出的馒头有嚼劲,还有股淡淡的甜酒香。
蒸好馍,还要炸丸子、蒸燕菜、炸带鱼……年前每天都很忙碌。到了腊月二十九,主食副食准备齐全,就该买年画、贴春联了。除夕前,家里肯定已经装饰得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熬夜。初二、初三、初四,是忙活着回娘家、串亲戚的日子。初五在洛阳俗称“破五”,因为有“初一元宝盖儿(饺子),破五榆钱串儿(面条)”的顺口溜,老城人在这天的午饭多是面条。老洛阳人把这天当成“送穷日”,家家会打扫卫生,把前些天积累的垃圾秽物集中清理,叫做“送穷”,有些人还会放上一挂鞭炮,叫“崩穷”。
初六,商店开始营业,谓之“小开市”。初七到十二,咱洛阳有习俗叫“春酌”,商家、朋友们你来我往,互请年酒,农村则搭台唱戏,有些“海神社”也开始积极准备社火了。到了正月十三,是商家们大开市的日子,街上格外热闹。
正月十五赏灯、品元宵的习俗,从隋唐时期兴盛,沿袭至今不衰。听长辈们说,旧时校场街的“老土官”、饮马街的“燕青打擂”等都用独特的表演形式,诉说着洛阳元宵节的历史,堪称经典。而今,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的元宵灯会,也用华丽的形式吸引着人们前去观赏,续写着元宵节的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烧柏枝火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烧柏枝火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