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家的过年习俗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家的过年习俗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我们家是山东枣庄的,论过年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大年初一的时候一群人齐刷刷去拜年磕头,首先是自己家族的直系长辈家在然后稍微远点的,比方说和爸爸一个爷爷奶奶的长辈家,磕的时候也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好跪下,每年如此,以前只要过了大年三十凌晨12点就可以出去了,现在都偷懒了,初一早上七八点才有人[捂脸][捂脸][捂脸]
我家可以算是移民二代了,父母年轻当兵走南闯北算是开拓者,所到之处没有什么文化传承,过年就是家家户户互相走动走动热闹热闹,也就没啥讲究。现如今年龄大了才注意一些风俗。前几天老爸老妈说春节了他俩想祭拜一些先人,就跑到小区附近一祠堂去烧烧香。我们笑他们:那是别人家的祖先祠堂,你要拜的不在那里!随后安慰说:也不要紧,就当请人传话吧!
现在的年味,从现代化媒体炫托到繁忙人流物流的交通运输,表面看年味浓得不得了,但其内容和以前比太空洞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忙,大多数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吃个团圆年夜饭就匆忙上班或忙事去了。至于我们50后的人小时候过年的一些年俗内容,现在其本少之又少,以前从过小年开始是祭灶神,杀个公鸡在脖子上系上红线(我心想这是缰绳),放在灶台上。腊月二十四每家扫尘,各家杀年猪,磨豆腐,泡糯米打年糕,给小孩做灯笼除夕夜小孩子去村里每户拜年用。年三十贴门对子(春联),门对子一贴上人家就不来要账了。吃年夜饭之前放炮仗和烟花。饭后小孩子一大帮到村各家拜年,能搞好多瓜子花生小糖之类。当然大人也给年长者拜年。这一夜人睡得很晚是要候岁。初一是本族拜年的日子,我们地方规矩是初一家,初二舅,初三四才岳父。初一家不需带礼物,一般晚辈给长辈拜年,本村近的一般喝茶吃吃瓜子花生就走了,要是邻村的长辈是要留吃饭的。如果有晚辈小孩子的长辈还要给压岁钱的。上舅和岳父家是不能空手的。三天年每家小孩子可放纵一下,在这几天父母是不会打骂孩子的。这几天家里的垃圾不扔的,放在一处,年过了才扔,这叫只进不出。我只讲了我地年俗的一点,现在过年贴个春联都买的或去年剩的,走亲家也就是岳父母家。人们匆匆就忙去了。年味淡了。
山东人过年多数遵循老传统,所以年味较浓。家家户户贴春联和上坟祭祖那是必须的,在部分山区农村还有杀猪、做豆腐和蒸年糕的习俗。大年三十全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最大的事,所以山东人不管千里万里都尽量赶回家过年。小时候的农村没有那么多好东西吃,像炸肉炸蘑菇包水饺这就算传统美食了。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是穿新衣服拜年。八十年代的山东农村拜年也是一件大事。晚上吃了年夜饭看春晚,看完春晚正好是***十二点,爆竹声就会铺天盖地响起来。放完鞭接着就是拜年,通常都是自己家族的老大带着到全村拜年,从本家到邻居都要去拜年问好,几乎是一直拜年到天亮。现在拜年的少了,也不再半夜出来拜年,一般都是初一早上开始拜年,感觉年味也淡了很多。过完年就开始走[_a***_]了。正月初二看姥姥或者老丈人,然后就是七大姑八大姨走一个遍。小时候正月里最有趣的事就是大路上看醉汉,要是赶上下了雪,一定会看到不少连人带自行车醉倒雪地的笑话。现在这种情形几乎是看不见了,文明过春节已经成为新习惯,所以在农村很少看到喝醉酒的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农村文娱活动的***日子,县城有烟花龙灯表演,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部分条件好的农村会邀请龙灯队进村表演,家家户户放鞭炮迎龙灯,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农村***俗逐渐消失了,所以大家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但是过年仍然是让所有人向往的大事,毕竟一年一度的亲人团聚是最弥足珍贵的。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包饺子,吃灶糖。二十四,贴福字。二十五,把面煮。二十六,吃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三十准备年夜饭。大年初一去串门拜年,晚辈拜年过后领红包。
写一写你家过年的风俗?
我们家过年的风俗是全家人一起团圆吃年夜饭,然后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晚上,我们会一起看春晚,然后守岁到半夜。初一,我们会穿新衣服拜年,给父母和长辈拜年,接着一起吃年糕和其他小吃。在这期间,我们也会给孩子们发红包。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上街看灯会和庙会,感受浓浓的年味。这种传统的过年方式不仅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亲情和和谐生活。
春节家里都有什么习俗?
我的老家在安徽,我们家这边的风俗一般是过年前就弄弄咸货,就是一些像香肠阿咸鸡咸鸭这些。然后就是打扰卫生,玻璃窗户,柜台柜灶。再包饺子春卷鸡蛋饺,鸡鸭鱼肉,各种蔬菜。大概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样再去上坟。30早上早早起床准备年夜饭,晚上看春晚。到了十二点再去庙里面拜拜。年初一就邻里邻居挨家挨户的串门,然后就各种走亲戚。大概就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家的过年习俗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家的过年习俗照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