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人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京人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过年风俗?
南京过年十五的时候有花灯庙会活动。夫子庙地区。每年这个时候三号线都会跳站。
这一习俗并没有消失,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山街水游城水平方,新街口,集庆门大街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南京春节习俗?
1、跑龙灯。溧水是南京的龙灯之乡,有几十条龙灯,其中最大的龙灯有数百米,是江南第一大龙。这条龙灯要等石臼湖水干了,在湖床上才舞得起来,场面非常壮观。按照习俗,初七不出灯,初八才上灯,十八下灯;
2、金陵灯会。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到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
3、老南京过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春节期间南京民间有哪些饮食方面的习俗?
“五辛盘”、炒“十(什)锦菜”、“安乐菜”、“如意菜”
“五辛盘”也叫“辛盘”,盘子中装的是五种辛辣的生菜,源于晋代。后来这种习俗演变成了炒“十(什)锦菜”,“十锦”包括胡萝卜、冬笋、金针菜等十种,都切成细丝状。“安乐菜”就是马齿苋,而“如意菜”指的是黄豆芽。
“元宝蛋”、“欢喜团”
“元宝蛋”后来多指的是茶叶蛋,不过早在晋代时是指生鸡蛋。直到清代才改成用茶叶煮。过年期间有客人来拜年,主家要请吃“元宝蛋”,意味“进元宝”,讨个好彩头。后来演变成糖水“打蛋泡炒米”。
“欢喜团”是用糯米做的,先舂后蒸,晒干后加糖搓成团子,也是有客人来拜年时招待的,后来“欢喜团”和“元宝蛋”都加在“糖茶”里了。
发糕
春节祭祀要摆发糕,祭祀后吃掉,意指“发旺”,后来也有用年糕的,谐音“年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人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人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