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岛过年之前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海岛过年之前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南有哪些民俗风情?
2014年4月,和媳妇去海南旅游了一趟,这是第一次去海南,回来后一直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今天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从小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来说,对大海,海岛总是一种向往,从小看地图,每次看到祖国的右下角远离大陆的一块绿色的海岛,总是幻想生活在那里的人生活是什么样的,与大陆之间的海峡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
终于到了海南,三亚,海口玩了一圈下来,发现也许是炎热气候使然,海岛人家生活节奏看起来很慢,不似北上广的行人几乎都是带着小跑的。在海口,除了旅游景点人有点多,离景区远一些的街边的茶店前,摆满了圆桌,男人围坐在圆桌前悠闲地喝茶、聊天,慵懒而惬意,度过白天的大部分时光。而女人似乎不拒绝生育。经常看到一些年轻***身边带着的不止一个小孩。看到有人再路边大摆酒席,过去一问,原来是小孩子周岁,要在自家门前或街道上搭上大棚,摆上十几或几十桌,宴请亲朋好友,在孩子周岁这一天的中午,隆重庆贺一番。在这里***生育可能不被接受,早婚早育已成寻常之事。
岛上的居民生活得舒适安逸,他们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小富即安是多数小镇人家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乐在其中。走进他们的住宅,大多家居简朴;街上的行人,同样穿着随意,不加雕饰,让人能感受到这里的民风,简单、淳朴。
谢邀!前几年,随爱人在海南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海南有一些了解。海南是一个绿色生态岛,民风淳朴,风光优美,大小路径两旁隐见热带果树,如椰子,杨桃,菠萝蜜,芭蕉,芒果等。11月份和刮台风时气温相对低一些。一年中再多热的白天,到了旁晚都会凉爽宜人。有很多生活在海南的大陆人,他们为建设海南远离家乡,海南如今的壮丽有他们辛苦的汗水。海南的衣食住行跟内地比起来,还略逊一点,像三亚,那大(儋州市)等城市建设的还是很气派,壮观。
海南山区的饮用水很好,从山上流下来,经过几道过滤后(可能是我们常说的山泉),清甜可口,煮稀饭也很特别,在米熬浓稠后,加入大量的山泉水,自然盛放能吃上一天不醒。到端午节前后,各种口味的粽子,以长方形、圆柱形居多。吃饭后各自洗碗筷。宴席上时兴敬酒对歌,喝的是自家酿的米酒,气氛相当活跃,特色菜有生着吃的酸菜鱼,烤乳猪。常年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菜。节日期间能看到阵容强劲的黎族传统竹竿舞,场面空前。在气温大约10度左右时,他们仍然穿着单衣,好像从***棉衣,一年四季是拖鞋。说手腕系红绳是避邪。在芒果还很青时,摘下来沾着盐巴吃。五指山市举办“三月三”泼水节很热闹,私彩(买码)盛行。
我最难忘的是白天中午近距离观看了一次国家文化部下乡举办的“毛阳革命老区慰问文艺演出”,当时在偏远地区,能看到一个个晒黑了、唱功一流的青年演员,很是激动。
这是我对海南的了解,如有偏颇,请大家忽略。
海南,我的家乡。黎族,我的民族。三月三,俗称“爱情节”,我们黎苗族的庆典祈福狂欢盛宴。
黎族人,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一个土著民族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语言(黎语)、服饰(黎锦)、文身(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将传统风俗(三月三)延续到今天,竹竿舞男女老少都会跳,阿哥阿妹的黎歌对唱你侬我侬,长桌宴上的三色饭、山兰米酒、鱼茶是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黎族苗族的同胞们会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敬天敬地敬亲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岛过年之前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岛过年之前的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