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童年过年时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童年过年时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童年的春节写了哪些习俗?
对于童年的冰心而言,最有年味的传统风俗就是耍“花会”。冰心的散文《童年的春节》讲述了她小时候过春节的一些往事,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花会”,她认为这是她童年过春节时最有趣的一件事: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终闲的农民。
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爷爷奶奶小时侯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現在的年轻人想象不到的。小时候特别盼过春节,因为过春节是最快乐的时侯,可以穿上新衣新鞋,妈妈给孩子们做好新衣新鞋,不到春节是不会拿出来穿的,初一一大早,爸妈给孩子穿上新衣新鞋再给上二毛线,孩子可高兴坏了,蹦蹦跳跳出门买辨炮,回来还有红燒肉吃,别提多美了。
我们老家的习俗是要穿新衣,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家里放完的鞭炮、吃完的碗和所有垃圾和污水都不能打扫、一直要到大年初一过完才可以打扫,寓意就是不能把财扫出去了,要留在家里。
过去因为家里困难,孩子多,挣钱少,又有奶奶爷爷,爷爷奶奶到了过年,就忙乎过年的年货,蒸馒头,豆包,慢点上面刻上喜字,豆包上面点上玫瑰🌹都用木头做的的模样扣出来,蒸熟后在放到缸里面冻上,能吃好多天呢。
奶奶和爷爷还砸一些豆泡,小面食之类的给我们吃。很想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过年的日子。
过年三十晚前,要粘贴好年花、窗花、春联,有的还要在院里磊上旺火,三十这天大人们最忙,午饭后就叮叮当当包饺子了,孩子们最高兴,整夜围在旺火旁嬉闹追打、放炮一夜不睡觉,这也许就叫守夜吧。
初一早上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给长辈拜年。长辈们拿出早已备好的压岁钱(2角、3角、有钱人给5角)交给下一代,然后随大人串门奔走给亲戚朋友拜年。
爷爷奶奶小时候就盼着过新年呢。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我们日子过的很贫穷,日常吃的米饭和咸菜桌上不会有肉吃。穿的也是缝了补丁的旧衣服。可到了春节就不一样了。到了春节每个人都会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欢欢喜喜的走亲拜友。桌上也有了猪肉吃,家里养的鸡鸭鹅也会摆上桌,男孩子最爱放鞭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童年过年时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童年过年时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