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送粽子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送粽子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给高考学子送粽子寓意及习俗?
寓意是高中(粽)状元。
因为是端午节,最近许多考生家长在准备高考餐时,将粽子加入了菜单。一来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二来“粽”和“中”读音接近,爸妈们想讨个好彩头,取意“高中(zhònɡ)”。杭城一些高中为了激励学生,也准备了一些包粽子吃粽子的活动。
送肉粽是什么意思?
1.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3.求子
送肉粽意思;指的是一种地方习俗。
送肉粽为台湾的彰化县西北沿海彰化市、鹿港、福兴、和美、伸港、线西等乡镇的丧葬习俗;而鹿港地区的作法比较多人流传,而导致时常遭误解为鹿港特有习俗,又名送煞或吃面线。
之所以称“肉粽”,乃因台湾人端午节时制作肉粽,亦多以细绳捆绑,悬吊于壁上。
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包粽子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说法?
南方过年隔岁时是各地不一定吃啥的。像我们这里,12点隔岁时是吃莲子桂圆红枣荔枝核桃肉等等煮成的甜品,每家都不同。包粽子也不一定都这样。南方过年一般米制品相对多些,比如年糕,糖糕,松糕,米糖,各种米粿。总之随意性更大,不像北方饺子是主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送粽子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送粽子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