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庆正月十五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庆正月十五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徽安庆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感谢邀请。
安庆,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安徽省的“安”字,便是取自安庆。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安庆在安徽省内,自成一派。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是中国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说到安庆吃的特色,大多数安庆人的年夜饭里,都少不了一碗“鸡汤泡炒米”。
安庆市民周忆文说,每到春节期间,她的奶奶总会选用大铁锅炒米,把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这样一来,米粒更容易翻动。奶奶提起大桶菜油,倒入锅中,等油热后下三碗大米。
炒米,要选用糯米,先用开水浸泡,等到米粒中央发软、能掐动时,再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冷水冲洗,洗清米粒***,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开水浸泡时间要适宜。如果时间太长,米粒被泡化了,也就失去了脆劲;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次,火候也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火大了会把米炒焦,吃起来有糊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
为了迎接大量的春节来客,主人大都将食材分装,用沙锅盛装热气腾腾的老母鸡汤,用精致瓷碗盛装香脆炒米,一齐摆放在客人的面前,客人会自己动手,品尝食物的美味,享受主人的盛情款待。
我祖籍是安庆市人,记得小时候,过年时,特别是年三十,家人都把桌,橙摆好,酒筷放齐,把香供台上,香烛燃起,年菜放齐,烧纸放炮竹,接祖宗回来吃年饭(安庆人统称接祖)然后儿孙们向席位上座跪拜,撤酒上饭,敬祖结果,敬祖的饭,由长孙吃,(敬祖的饭是小半碗)以后大家才吃年夜饭。
上面朋友讲的很对,炒米,芝麻粉,是安庆著名食品,也是安庆人家家必备的食品,特别是用鸡汤,或腊肉和咸鸭肉汤,用开水冲泡炒米,真是过口留香,让人难忘,是安庆和安庆沿江民间特色。
我就是现在,每年都从老家寄点炒米呢。
小时候过年时很热闹,打糍粑,做豆腐,熬切糖,杀年猪,糊灯笼,打扬尘,写春联,找裁缝回家做衣服。远离千万里都得回家过年。过年晚上请祖宗,过年晚上守岁,初一早晨吃面条,吃过饭后出行放鞭炮。过年时说吉利话。如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买买买,好多人都到县城省城买房子了,但过年时还是回家。小车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可年味却越来越淡。寻找乡村的记忆,回味过去的年味,有份淡淡的哀怨与惆怅。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了,安庆地区乡间各地习俗不同,请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下面讲一讲皖西南古村之年味——安徽·太湖,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还年”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太湖家家户户响起了祭祀的鞭炮声,在浓浓的年味中,人们在老家的祠堂里,通过祭拜的方式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过年传统。“还年”作为皖南地区的一种过年习俗,在这座隶属于安庆的古老小城中显得格外浓厚。
我是兴宁客家人。我们客家人对年三十日是十分重视的。我准备从两方面去讲:第一,每年的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挑一个健壮肥大的剦鸡来宰杀,然后把宰杀好的鸡放进滚水锅里,用滚水淋了又淋,淋了又淋,最后定型成为一个鸡嘴朝天,双脚朝后′像伏着状的光鸡。鸡血煮盛一块园的血饼嵌在朝天鸡头背后,鸡肠整副煮熟取中点含在鸡嘴上,然后一半朝左绕放在鸡背的左边,另一半右绕放在鸡背的右边,然后在鸡背上鸡肠上都染上一些红色
摆在敬神的托盘上,再在光鸡左边放一条染有红色的鲢鱼,右边放上一方块染有红色的肉。这就成了客家人敬神的三牲供品。上午午时前,(正午时后一般没有)家家户户户都会捧着三牲,带着纸宝香烛等供品合家大小都来到本姓祠堂里毕恭毕敬祭拜祖宗神位。祈求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财丁兴旺。一个上午,祠堂里都是高烛明亮,香烟缭绕,本家族老老小小,济济一堂,十分热闹。敬拜完毕后便在祠堂外禾坪里燃放鞭炮。到了晚上,首先把敬过祖宗的光鸡斩成块,用客家娘洒,老姜炒成只有客家人才会做的香气四溢的鸡炒酒,办成一桌丰盛的晚餐,合家围桌而坐吃年夜饭。晚饭后,晚辈给长辈包红包,派利是,长辈给幼辈派压岁钱,呈现一派一室大和,其乐无穷的祥和气氛。晚饭后,大家都会来到屋外禾坪里放礼花,燃鞭炮,互相争放,一直到深夜。第二件,就是除旧换新。除夕这天除了要贴上新对联和挂上新灯笼外,老人还会从山上***来松枝,杉枝,柚树叶三种长青物熬成香喷喷的水给全家人洗香水澡,洗完后便换上新衣服,意为除旧换新,***又多了一岁,这种习俗自古延续到今。
多谢邀请!
我们这边(湖南省汨罗市)大体上也就是那个样子,和中国大部份地区一样!
我们这边早上吃团年饭,晚上小朋友出门去送恭喜,每家每户以发放饼干的形式来回馈小朋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庆正月十五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庆正月十五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