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高平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山西高平农村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惊蛰吃梨”的习俗跟山西有关吗?
惊蛰刚刚过去不久,这个时节,正是万物复苏,天气转暖的时候。因此在这个阶段,人们也开始注重春节养生。另外,惊蛰节气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习俗,那就是吃梨。
从养生的角度考虑,惊蛰时节吃梨,有利于润肺健脾、滋阴清热、生津止渇,对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惊蛰吃梨又并不仅仅是出于健康的考虑。近日,有自媒体号发布文章称,“惊蛰吃梨”这一习俗,最早是起源于山西,而且跟晋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那么这种说法靠谱吗?
在流传较广的这篇微信文章中,作者写到:早在明朝初期,山西上党人渠济,也就是著名的渠家大院的先祖就开始贩梨经商。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渠家后人渠百川在惊蛰之日前往外地经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走西口”。在离家之前,其父让他吃个梨,目的是教育他不忘祖先,早日取得成就、光宗耀祖。后来,其他走西口经商的山西人也开始纷纷效仿。
在这个故事传说中,梨的谐音就是“离”,象征着离开家乡。而惊蛰之日吃梨,还有着努力光宗耀祖这一层含义。
那么,这一说法准确吗?有媒体***访到渠家大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求证。据工作人员介绍,故事中提到的人物,以及渠家贩梨起家、渠百川走西口等***确实是渠家家史上真实存在的。因此我认为,虽然不能百分百认定“惊蛰吃梨”这一习俗确实起源于山西祁县渠家,但是这一说法还是有一定依据和可信度的。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惊蛰古称“启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春雷始鸣,天气回暖,对于山西人而言,又到了吃梨的时节。
山西人为什么在惊蛰吃梨,有什么说法吗?关于这一问题,有两个说法。一是和祁县晋商有关。
雍正年间,祁县渠家的子弟准备走西口,正好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其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难,之后定居祁县。今日惊蛰走西口,吃梨是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之后,渠家的子弟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另一个是因“梨”的谐音为“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在惊蛰时节,乍暖还寒,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而且容易储藏,此时,人们吃梨,有助于去火怡神。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有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个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跟他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后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之后别的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梨(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还吃梨,有“努梨(力)荣祖”之念。
这个传说是真的吗?山西晚报全记者联系到渠家大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说:故事中的提到人名:先祖渠济,儿子信、义,以及十四代传人渠百川(名“同海”,字“百川”),这些却有其人,而且,渠家确实也是做贩梨生意起家的,渠百川也确实走过西口,也曾创“长源厚”的字号,这些基本人物和事实都跟渠家家史相吻合。但渠百川走西口那日是否是惊蛰,当时是否有吃梨,这个事实无从考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高平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高平农村过年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