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苏扬州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江苏扬州农村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扬州春节有什么旧习俗?
送灶
腊月二十四
“官三民四”是扬州人的老传统。传说灶神爷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晚上,要到天宫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之事。因此,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为灶神送行,称为“送灶”。
民间还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的规定。因为女子在家经常要烧饭,一年烧到头,难免有点牢骚,就会把铲子扔到锅里,这样的声响会惊动灶神,让灶神不高兴。所以,送灶都是由男子来送的。
年蒸
腊月二十五
扬州的各种“年事”里,最重要的是“年蒸”。
扬州人在腊月里,忙碌的事情都冠以“年”字,如冬至前后所腌咸菜,至时煮之,曰“煮年肴”:往来馈遗,曰“年礼”;最重要的是“年蒸”,即蒸点心。节前蒸好,存放家中,预备节日期间享用。
进入腊月,扬泰地区家家户户都开始包包子、蒸包子,自家吃、送亲友...“
扬州人把蒸好的包子、馒头和糕点,稍稍晾干,整整齐齐地像垒金字塔一样,放在家中醒目的地方,一定要等到过年时再吃。这叫做“堆元宝”,新征着新春招财进宝。
扬州的风俗是什么?
扬州的风俗有正月十三日,十五日晚上吃圆子,正月十八晚上吃面,俗称“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二月二,龙抬头,春意萌动,天气渐暖,春耕大忙即将开始。扬州民俗,出嫁女儿于二月初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
扬州的风俗有太多太多了,过年有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正月初一拜父亲的兄弟年,初二拜老丈人的年,初三拜舅舅的年,扬训还有初五迎财神,十五是小年,二月二那天要理发,正月不能理发,十三要上灯,要吃汤圆,还有三十这天不能提老鼠两个字
扬州的风俗有丧俗、暖房酒、爬门头、清明节、要糖等风俗。
1、丧俗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
2、暖房酒
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是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
3、要糖
大年初一早上,扬州民间有大人小孩出门到周围邻居家里给长辈拜年的风俗,这时候 最忙的是小孩,他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要糖,也就是挨家挨户去给长辈拜年。
他们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盒给前来拜年的小孩散发各色糖果、云片糕、橘子、苹果等,也顺 祝孩子们“上大学”“发财兴旺”“早点娶马马”等。要糖这一风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苏扬州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苏扬州农村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