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遵义过年习俗敬老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遵义过年习俗敬老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贵州遵义的月半是哪天?
月半就是指七月半,全国都一样。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旧俗于此日设祭超度亡故亲人。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那天晚上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异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这个每个地方都过的不一样,有的地方过的是七月十二号,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号,也有七月十四号过的,看自己吧,总的来说,都是十二十三十四三天,一般都不会过七月十五,因为月半又叫中元节,俗称鬼节,老一辈的说,十五的这一天,死去的人已经过完独木桥,要走下一段路了,所以,没有特定的一定是哪一天。
月半又称鬼节。
这是中国文化习俗之一。
俗语说的是七月半,鬼乱窜。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习俗,就是新庄稼收获了要敬已故的老人们。
比如我们这里谷子搭了,收回家晒干碾米出来吃第一顿新米饭,一定要香蜡纸烛摆好祭奠已故的先人们,烧钱化纸请他们的灵魂先"尝新"。
这当然要看年头,有些年分因闰月等原因,到了月半庄稼并没有成熟收割。
因为月半是每年农历的是七月十二这一天。并不是十四,十五才是叫月半。
不知别的地方怎么定的,大家交流吧。
仡佬族有哪些特色节日?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即有融合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节日,也有自身在历史中形成的独特节日,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如果你去贵州进行民族旅游时,赶上了仡佬族的节日庆典,还能参与其中,与他们一起庆祝,分享喜悦,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下面,简单讲述几个仡佬族的特色节日。
敬雀节是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仡佬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以十二生肖为准,每十二年(鸡年)为一大祭,其余年岁为小祭,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进行。相传,很久以前,当地的仡佬族平静的生活被一场大瘟疫打破了,许多仡佬族人染病身亡。就在二月初一这天,一只神鹰叼来一株仙草,放在一户人家的屋子里,结果这家人的病症就减轻了。于是,大家用这株仙草煮药,治好了瘟疫。为感恩神鹰,族人就定下了“敬雀节”。
每到敬雀节,仡佬族人就会祭拜神鹰和先祖,还会到田间地头对大自然中的一切鸟神和生灵烧香化纸以谟拜和许愿。在十二年一次的大祭中,还会全寨一起举办祭祀活动,场面很是壮观。由于敬雀节的文化,仡佬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爱护鸟类。
仡佬族的吃新节在每年农历七八月份左右进行,该时节里,新谷即将成熟,在准备开始收割前,仡佬族便会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节。在吃新节这天,仡佬族人会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节日当天,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而且还能去别家田里摘,不但不为过,反而以此为荣。摘新得来的粮食和***回一碗的瓜菜,与鸡、鸭、牛肉混煮。先用来祭拜“开荒辟地的祖先”,然后家人才能吃新米。
居住在贵州仁怀、遵义一带的仡佬族,会在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过传统的牛王节。“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在节日当天,仡佬族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都要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
最后,民族使者美美再为你推荐一个包含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的贵州民族旅游路线,一起去品味仡佬族节日文化吧。路线:遵义—湄潭—凤冈—务川—遵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遵义过年习俗敬老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遵义过年习俗敬老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