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山过年的当地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文山过年的当地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南文山过年风俗?
云南文山过年有许多风俗,以下是其中一些:
- 壮族:
- 春节期间,壮族特色的食品和风俗是粽粑、油团、米花及抢新水。粽粑是壮族过春节必备的食品,有“春节无粽粑,算不上壮家”之说。
- 大年初一凌晨,壮族村寨都有抢新水的风俗。大年三十守岁到初一凌晨闻鸡鸣第一声即举火把、点香、带纸,到泉边、河边渡口抢新年第一挑新水。有铜鼓的村寨,须待守护铜鼓的人家敲响铜鼓,方能出门抢新水。到河边或水泉边先洗脸并念“灾害病祸随旧水去,吉事幸福俱新水来。”后挑新水回家烧沸献祖,小孩子随同捡石头当牲畜,并模仿其叫声拉回家,以最先献祖燃爆竹者为最吉利。
- 苗族:苗族过春节的时间与当地其他民族一致,活动时间包括头年腊月末到次年正月中旬。苗族特色活动有跳年和踩花山。
文山有哪些有趣的风俗?
民族戏曲—文山壮剧篇

作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艺术,壮剧于2006年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起壮剧-民族精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流行于广西地区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族师公戏。但是,你不得不知的是,文山州也是壮族同胞的聚集地,富宁、广南等地的壮剧也是民族瑰宝的精粹哦!
文山乐西壮族土戏—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每年春节期间,文山市西北部48公里处的德厚镇乐西村,老村公所院心里的土戏台上总是上演“百年壮剧”—乐西土戏。这是当地壮族同胞为村民和回家过年的人精心烹制的春节“文化大餐”。乐西土戏是云南三大壮剧的分支剧种之一,文山壮族布傣人自称“戏布傣”,被国家文化部专家汪效禹誉为“中国戏曲后花园中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南富宁土剧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宁县一带,名“土剧”。1919年从广西流入富宁壮族地区后,被壮剧艺人吸收、融化,成为富宁地区极具特色的土剧。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等。
云南文山冬至有什么风俗?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云南文山,冬至节从黎明开始时,人们都会将宰好的羊开火烧炖,因为在这些地区各民族都有冬至节吃羊肉等滋补食品“进补”的习俗。
此外,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一带,当地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人们会穿上新衣、走亲访友、杀猪祭祖、吃汤圆等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打糍粑”,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山过年的当地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山过年的当地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