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皇帝怎么过年?
超乎许多人的想象,作为一国之君,平日已经是政务繁忙,而到了过年的时候,皇帝更是要走过场到处封赏,连吃顿热乎乎的饺子都要忙活到凌晨三点以后。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皇帝过年有多苦逼。
清皇室祖训规定,每年的腊月二十六皇帝开始“封笔”,“封玺”,待到大年初一“开笔”,“开玺”,也就是说这四天时间是清朝皇帝唯一不需要管理政务的“年***”,但是你可别以为这样皇帝就轻松了,过年他们更忙。
首先是天蒙蒙亮,也就是凌晨三点的时候皇帝就必须起床洗漱,四点端坐在太和殿等待群臣拜年,然后皇帝分别赐茶和赏如意,接着是各种鸣放爆竹,等待太监宣布礼毕,一套流程下来大约是要六,七点的样子,这个时候忙活半死的皇帝才能简单的吃点昨天的剩菜剩饭。
这还不算完,根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精力充沛的乾隆还要去北海阐福寺,登佛楼进香敛福,然后回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万年青管”的毛笔,蘸朱砂书写“福”字,每帖一存,赏赐给大臣,真可谓为了***不怕累。
等这些一套忙完以后,皇帝终于可以吃饭啦,也就是***饭,但是这又是一套受罪的事。
其实后妃平常并不和皇帝一起吃饭,***饭除外,人一多,礼俗就多。整套***饭从中午12点要一直摆到下午4点,而御膳房为了完成礼俗,都是拿剩菜放在坑上热着,等摆上桌又冷了,所以皇帝吃的不仅是剩菜剩饭,还是冷菜冷饭,更过分的是吃的过程中吃几口就开始鸣乐,难吃的要是的饭菜皇帝也要抿抿嘴说好吃。
等到年夜饭结束,皇帝就会把自己吃过锅碗瓢盆甚至筷子都一块儿都赏给亲近的大臣和亲王、郡王们,然后邀请大家一起观看“庆隆舞”,并持续到凌晨3点,这个时候皇帝终于吃上新鲜温热的食物—饺子。
古代***过年时有哪些习俗?他们的年夜饭和我们的一样吗?
说说满族皇帝的过年习俗吧,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除尘,贴春联,在过年前有一个“封宝”仪式,意味着皇帝要放假了,皇帝在十二月还要书“福”字赐于王公大臣。年三十守岁,吃年夜饭,初一大朝会,皇帝过年吃饺子也是清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一方面是应“岁更交子”之典,另一方面也表示不忘祖宗。因为清入关前,满洲人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过年前包好许多饺子贮存在大缸里冷冻,自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连年有余的意思。因此,清代宫廷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吃的仪式隆重、繁缛。其实在北方这些习俗被延续的很好,而在南方就很少有这些了,很多地方连年夜饭都省去了,更不要说守岁什么的了,古代满族***的年夜饭就更讲究了,大宴桌上的菜点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各种膳点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也都有尺寸要求。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敖尔布哈”系壹种满族油炸的面食,还有四品南北小菜等等,连面粉用多少都是有讲究的,而我们今天北方的年夜饭基本上都是鸡鸭鱼肉,这几年北方年夜饭也流行吃各类海鲜,南方人基本上是烫火锅,他们是不怎么吃年夜饭的!
在狗年春节初五,去写古代皇帝家过年的习俗,当其时应其景。皇帝家过年,不比普通百姓小门小户的、也不比官员家过年。皇帝代表的是国家颜面,再加上皇帝对国家***的极大占有和主持礼仪的需要,皇帝家过年,其实是家事过成了国事,要不怎么说,一部历史就是帝王家史。
先说北宋***怎么过除夕,除夕那时叫“除日”,皇宫要举行盛大的傩戏驱邪仪式。“傩”即商、周朝即有地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至北宋时,变为以击鼓驱疫去邪的重大仪式。
举行时,皇城亲事官,禁军各部军士,头戴面具、身装锦绣花衣、手执金枪龙旗,入场做表演。教坊史(***戏班)里,有个叫孟景初的,身材高大威猛,穿上镀金铜盔甲扮成将军;禁军中的两位镇殿将军,则打扮成门神;教坊史里,还有个叫南河炭的,因相貌凶恶,则扮成判官;其它的人扮钟馗和钟馗妹妹(钟馗竞有妹妹?)、土地爷、灶王爷,整个仪式有千余人参加。先到南薰门外转一大圈,其间走走演演,用时良久,这个除夕仪式就叫“埋崇”。
接着在皇宫中,开始放爆竹,皇帝、王爷、皇子皇孙等众人也观阅闻声喝彩,呐喊声之大竞传至宫外。对于皇城外、开封城内的士大夫、老百姓而言,除夕夜,要全家围坐炉边,熬夜直到天亮,此为“守岁”。
正月初一,照例,开封府下令让百姓们尽情“关扑”(一种赌戏,赌输了却是空手而归)三天。好,来说说***。这天,皇帝高坐在大庆殿的龙座上,四名甲士站在殿四角。殿内除了法驾和仪仗外,文武百官皆穿朝服戴官帽,举人们的第一名叫解首,也穿着官服列班。各州使官入朝献贡,当然,还少不了各国使臣来贺年献贡贺年。
来使各国有,大辽国、西夏国、高丽国、交州、回纥、于阗国、三佛齐国、大理国、真腊国(柬埔寨)、南蛮五姓番,使臣各自行各国的跪礼或拜礼,敬献各国贡品,向皇帝贺年。皇帝则叫内侍,回赐给他们汉服及锦祆。
使者住的地儿也各有不同,大辽住在都亭驿、西夏住在都亭西驿、高丽住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纥,于阐使臣住在礼宾院、其他国使臣住在瞻云馆或怀远驿。也只有大辽、高丽的使臣,皇帝会派官员到其住处赐宴。初二,***去大相国寺烧香。
初三,到南御苑射箭,朝庭会选派武官中的射箭高手一起伴射。射后,由朝庭设宴招待,大辽国使臣会参与射箭与宴会。使臣或武官如射胜,则各有赏赐。到返回时,京城街上的小孩会拦路追逐武官队伍,高呼胜利的口号,两旁的民众,人山人海地夹道欢迎队伍。初四,大辽使臣入朝辞行回国。晚上,皇宫大内前的灯山象神仙施法般的快速点亮,场面颇为壮观。
以上都是根据史料,去描述大宋皇帝家过年的风俗状况。至于,皇帝家的年夜饭,因无相关资料也不敢乱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比之普遍百姓家年夜饭,那是好太多了;别看现在的百姓富了,皇帝的年夜宴与当今酒店年夜饭比,还是好太多了。毕竟山珍海味中的国家保护级别的动物等稀罕物,我们是不可能吃上的。再说,万里挑一的御厨手艺,是你一个五星级大洒店的大师傅比得上的么?何况晚上,皇宫大内前的灯山象神仙施法般的快速点亮,场面颇为壮观。 大部份人还只能在一般酒店或家里吃年夜饭呢。
雍正元年大冬天,雍正为何指令乾隆吃一大块冰冷的白水肥肉?
雍正给了乾隆一块白水煮肉,虽然难吃,但是寓意却很深。
据传清军入关前,他们一直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有着自己的祭祀仪式。入关后也将故乡习俗带到了紫禁城。每次祭祀就会用白水煮肉。并且祭祀完后会同王公大臣一起食用,以分享神灵的赐福。
作为众皇子之一弘历能分到这肉似也合理。不过据《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次辛祁谷礼成,是为世宗登极后初次大祀之典。召上入养心殿,赐食一脔,意巳他日付托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天,故俾承福受胙也”意思就是将他默认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而且雍正二年,弘历就被派去主持祭祀活动,这个举动更是只能让其他皇子靠边站。不敢有非分之想。不然下场就很惨。列如弘时有一点想法,结果就被削除了宗籍。
其实看看乾隆年青时也确实优秀,所以康熙和雍正都喜欢他也很正常。虽然对于我们来说或者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片普通白肉 ,可当它被赋予了权利和皇位的象征时。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最后乾隆也的确成了接班人。所以那片肉还真是不一般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朝皇室过年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