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春运车辆违法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南京春运车辆违法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春节期间天气怎么样?会下雪吗?
16日(初一):阴转多云,早晚大部分地区有雾,东到东南风3级,3~10℃。
17日(初二):白天多云,早晨有雾,夜里有小到中雨,东南风5~6级阵风7级,4~13℃。
18日(初三):阴有小到中雨,偏东风4~5级,5~9℃。
19日(初四):阴有小雨,东北风4级,6~8℃。
20日(初五): 阴天,南部有时有小雨,早晨部分地区有雾,偏东风4级,4~9℃。
21日(初六):阴转多云,偏东风转西南风3级,3~9℃。
香水能带上火车吗?
如题作答:香水可以带上火车。
同时,在我国,由于幅员辽阔,风情万种(哦,形容不对)。所以在相对统一的规则前,很多地方的执行会存在差异。在此说明如下:
- 我做了十年的香水培训,有一段时间为公司做全国的经销商渠道服务,因此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和省会,有航班有火车。
- 两次被高铁拦下。一次是南京站,大约2014年;另一次是兰州机场的城际高铁,大约2015年。最后好说歹说也让我上去了。
- 航班的角度来说,很多机场要求,即使托运,也不超过总量1000ml。有的机场执行很严格,也有的执行不算很严,我拿着30ml的来展示,说其他的几瓶加上去怎么也没有1000ml,然后安检倒也让我过了。(我的坏招是拿AnnaSui的30ml展示,这牌子的外盒超大,30ml能和别的品牌的100ml差不多了)- 这应该就是火车的底线标准了
- 没有任何铁路文件,说香水不能带;只提到了酒精产品的限额;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
- 香水可以当然带上火车;
平时放在化妆包或者是随身携带的小瓶子香水,个人经验都是能带上火车的。
根据香水的浓度不同,酒精含量也不同,通常不会超过30%,大部分在10%左右。香水如果发生燃烧和爆炸还需要其他的条件,例如温度超过60度和酒精浓度60%等等。在正常火车车厢里要满足这些条件还蛮困难的。
其他的美妆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国家相关规定也有120ml和20ml的规定,只要符合要求即可了吧。
指甲油不能超过20毫升。可携带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20毫升;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不得超过120毫升;
日常使用的香水肯定是没问题的,我上次坐飞机也带了香水嗯。妥妥的。
2016年1月10日起 新版铁路乘车“禁带目录”打火机限2只、摩丝发胶限120毫升 新目录”增加了危害行车运行安全或公共卫生的禁带物品,包括可能干扰到列车信号的强磁化物、有强烈***性气味的物品,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特别将宠物、家禽等“活动物”单独列出,但导盲犬除外。 在限制携带的物品目录中,打火机由原来的5只减为2只,安全火柴由20小盒减为2小盒, 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由600ml压缩为120ml,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仍为20ml。
所以这样看来,香水应该是可以带上火车的,但我想应该是个人用的一瓶可以带,要是带上一大箱子回去做生意的话估计是不行的。
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携带少量的香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处于储运期间,各车站均加强限制,处于严格管控时期,如果您再带个几百毫升那应该是不可能的。
火车上禁止携带的物品主要有:
春运期间,车站也会加强管制,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等均不可超过20ml
冷烫精、发胶、摩丝、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的压力容器不得超过120ml
安全火柴两小盒、打火机两只
香水的话里面含有酒精成分,因配方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为了乘车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尽量不要携带,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望顺利安全返家迎新年!
谢***兄邀请!!!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下火车上的规定(铁路禁止携带托运物品目录-易燃易爆物品):
香水因应种类不同至少含有80~90%左右的酒精浓度,属于高浓度酒精
在根据不得携带物品清单(第七条规定):
七、***携带以下物品: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20毫升的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安全火柴2小盒;普通打火机2个。
从目前现有法规来看虽无明文规定香水不能够带上中铁,但是香水仍旧属于高浓度酒精-易燃液体
其组成同指甲油等同高易燃液体混合所组成,若以安全性来看建议不带超过20ml以上的香水,同时请避免高温与易燃的地方,远离吸菸人士,虽然中国铁路上安全系数很高,但是春运要到了还是提前祝福大家回家路上一路平安,注意安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春运车辆违法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春运车辆违法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