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津津乐道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津津乐道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俗艺术让人怀旧,但也很有乐趣,你印象中哪种民俗活动最难忘?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每一种文化都是存在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脑海里,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会流行不同的民俗文化。
你比方说五六十年代我的家乡就非常盛行戏曲,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慢慢的喜欢戏曲的人就相对较少了。但是如今还健在的老人时常津津乐道,兴致来了还唱上几句。这就叫时代烙印,也许就是你所说的怀旧吧。
在笔者记忆里也有一种民俗艺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那还是我八九岁的时候,学校走过一皮影戏戏班,一行就两人。
记得戏班和学校领导商议,可以演给学生看,我们就一农村学校,学生不少,有260人。也不知是不是免费演,学校居然下午留一节课不上,组织大家在操场看皮影戏。
皮影戏开始了,只见一个人钻进一个带有窗口的箱子里,接着就是看见一些小人在窗***动起来,首先是一个女人样子的人出来,指挥一个小人推磨,这个小人不会推磨,把指挥那个人若生气了,结果就被那人拿起推磨的工具,砸得稀烂。
由于当时又没简介和说明,我们也还小,其实很多都看不懂的。但是当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
民俗艺术是人民的智慧与结晶,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审美和乐趣,如今时代发展变化,有些民俗文化也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消失在飞扬的尘土里。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夏天收了麦子之后,村里会请山西晋剧团来唱戏, 慰劳村民收麦的辛苦。戏台搭在村子中心位置的卫生院大院里, 一连唱好多天, 是难得的***活动。夏夜凉风习习, 带着板凳去看戏,人特别多,摊贩卖各种零食小吃和玩具,好不热闹。也听不懂台上在唱些什么,只觉得色彩艳丽的戏服很漂亮,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很美好,令人怀念。
铁水火龙-家乡过年特有的传统节目。小时候最喜欢的新衣上还被烧了一个洞。炙热滚汤的铁水流星四处飞溅,洒落在光着臂膀的豪情万丈的舞龙人身上,上下飞转,惊心动魄,满满的都是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惊艳回忆。熔化的铁水漫天飞舞,彰显出了铁水火龙惊、险、奇、美,有气吞山河的气魄!在焰火下跳舞助兴,铁水、龙舞,惊呼声,欢笑声汇在一起。
这种流传在巴蜀一带的舞龙的表演技艺。用生铁、稀有金属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上千度高温的铁水溶液,使用特殊的工具将铁水打向空中形成缤纷的钢花,火龙在钢花中飞舞,配以豪放、***的打击乐,好不热闹。
我最怀念的是中元节放河灯的民俗活动。
那时候,我家门前有条河,喝水清凉,是我们的游玩胜地。我们在河边钓鱼、捉鸟、烤红薯、养鸭子,童年的美好记忆,都离不开这条小河的影子。
但是,小河水深浅不一,记得特别小的时候,还发生过淹死人的事。而且每次发生这种事后,女人们就开始议论,是不是哪年的人要超生,把他拉下去了?好像那个人也是这天淹死的吧?她扑棱着都碰到河边了,还是被拽下去了!之类的话。我们小孩子听了就感觉特别恐怖,想象着有个女鬼伸手把人拽入河中的样子。
为了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人们想到了中元节烧香山、放河灯,以祭奠河神的主意。
我们的恐惧也消失在制作河灯的准备过程中。女人们把家里的旧竹帘子、泡沫板准备出来,收集到一家中,买来红黄各色彩纸和蜡烛,就开始制作河灯了。
我们小孩子也都聚过来帮忙。制作河灯难度并不大,把泡沫板、彩纸裁剪成一样大小,在泡沫板四周插上从旧竹帘上取下来的竹签,再在中间插上蜡烛,一个河灯就做好了。为了增加河灯的美观度,手巧的女人还会扎一些大型的河灯,用高粱杆做成鲤鱼、乌龟形状,就成了河灯的头灯。
中元节晚上,先点上香山,随着香山的火光升腾,小孩子和女人们还都要在香山前磕头,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之后就是放河灯了。人们把蜡烛点燃,将河灯放入水中。为了让河灯在河面上更加好看,人们还会用线把河灯串起来,让河灯在河面排成一排。
记得有一年,河水中的浮萍特别厚,河灯堆在一起散不开。有一个老人跳进河里,游泳把河灯牵引到河对岸。人们都夸赞他的游泳技术高超。
河灯在水面排成一排,河灯在水面上熠熠生辉,河灯的倒影在水面下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民俗艺术让人怀旧,但也很有乐趣。我小时候父亲带领的″子弟班",给红白喜事吹拉弹唱的情景,使我永不忘记,也是乡村大多数人喜爱的唯一乐队。
那时候庄里谁家娶媳妇,来找我父亲或者找子弟班的某个人,他们约齐人晚上到办喜事家吃完饭,吹拉彈唱起来,我父亲每次都拉京胡唱几段传统京剧,父亲自拉自唱,小生、老生、花旦、老旦全唱。还有林兴成大哥只爱唱花旦。母亲说他唱的很好,只是听不出啥唱词。每逢乐队一响,人们乐着立即围屋里屋外听看。
我少年学会唱现代京剧,哥嫂结婚时,父亲和另一琴师拉京胡,我唱了两段。现在婆家庄里也有子弟班为办喜事家吹拉弹唱,近几年我左邻右舍及街坊家办喜事吹拉弹唱,我和同龄人都到场,琴师和同龄人都让我唱,我也愿意唱两段京剧呂剧和歌曲。
民俗艺术尤其子弟班,确实让人永怀这旧俗,它经多年不断推陈出新,保留好的传统歌、戏,增换新的歌、戏、曲子。这一民俗艺术在农村如不出现中青年吹拉弹唱者,将会失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津津乐道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津津乐道过年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