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渭南过年习俗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陕西渭南过年习俗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陕西渭南风俗?
在渭南有一种风俗叫送馍。
在渭南过年蒸的馍有讲究,油角角是做给家族里的长辈的,在走亲戚的时候,每家带一对(两只);大馍的地位仅次于油角角,可以送给同辈但是年龄较长的亲戚;旋旋馍则是那些“大腕”馍的配角,主要用来填充馍笼子空间的,一般还会被亲戚家退回来一些;至于老虎馍则不同,是长辈送给晚辈的,尤其是舅舅家给外甥送灯时,一对老虎馍是必备的;还有油包子(猪肉包子)、菜包子(萝卜最为常见)则是给自家人吃的,以此犒劳辛苦了一年的与年!!!
合阳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进行多种民俗活动,以下是一些介绍:
- 敬神灵:这项活动是在除夕下午的6点左右,男主人带着少男少女,把对联和神符贴到相应的位置,并在院子中间的墙上竖立起一根高过墙头的木杆,上边扎有请神用的黄表(纸折的条状),一切就绪后,便燃起了鞭炮,意在请各路护驾的神灵归位。之后开始祭拜家神,女主人会端来敬神用的桃桃和茶水,由长者恭恭敬敬地摆到神龛上,再点燃香烛,全家人一起由门口的门神和土地神开始,逐位礼拜祈福,整个气氛始终凝重肃穆。
- 贴窗花: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新春佳节时,合阳县家家户户都会糊上洁白的纸,贴上各色彩纸剪成的纸塑窗花,喜庆新年。
- 扭秧歌:元宵节时,合阳县同家庄镇三池村的村民会身穿节日盛装,扭秧歌、划旱船耍社火,喜迎元宵新春。
这些风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合阳县的文化特色。
渭南农村举办婚礼有哪些风俗?
渭南这个范围比较大,各县也都略有差异,太多我也弄不清,就简单以我们大荔县为例,给大家讲讲吧!
关中这个地方,风俗、礼俗很复杂,虽说现在已经简化很多了,但依然有很多“讲究”,起码在红白喜事上,这些流程或习俗是少不了的,区别就在于已经不是特别的严谨或者遵循原有的礼制。话说回来,风俗这种东西,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大荔这边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结婚风俗有下面几个:
简单说,就是男方家去女方家迎亲的时候,要去女方家的祖坟上磕头上香,给老祖先打个招呼。男方家通常会有叔伯长辈一同前往,表示尊敬。
外地人会比较纳闷,结婚这么喜庆的日子,家里却摆着祖先的遗像。我不清楚外地有没有这个习俗,反正我们大荔是这样,周边县应该也差不多。毕竟家里孩子结婚这样的大事,把祖宗请回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我们这里迎亲的时候会带着自家的小孩(哥哥或弟弟家的孩子),叫“拧姑娃”(我依然不知道字对不对),孩子身上会背一面镜子,还要背回来。据说是要帮新娘子把不好的东西挡回去,比如疾病之类的。总之,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准确来讲,就是说,姑娘出嫁时,娘家的哥哥弟弟要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旧时一般是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为自家姐姐/妹妹开路。这路可不是好开的,新郎是要给红包的。
和上面一样,新娘子进门会自带窗帘,啥寓意我也不懂,总之是好事。挂窗帘通常是新娘的弟弟,挂窗帘也是可以收红包的,还不管售后服务,以后掉了不管。
我们这里耍公婆那是真热闹,轻则涂黑脸,一般会用锅底灰、口红等道具,重一点会五花大绑,带着自制的官帽“游街示众”。目的呢是让亲家来“解救”,解救的方式自然是“红包”了。
因为一般农村结婚都是乡里乡亲的来帮忙,席间会有厨房的姨姨婶婶们给菜上扣个碗,然后摆在娘家人面前。想吃这道菜,掏红包!双方可以讨价还价,成交之后才能揭开!不能不要,只是价格多少的区别。当然了,可能花了钱也吃不到,因为按“规则”里面可能啥也没有,也可能是一个馒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渭南过年习俗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渭南过年习俗大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