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广东地区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广东地区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过年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作为广东潮汕人,我们这里过年是这样的:
临近过年前,准备拜神的东西,包括食物和拜神用品,年三十就拜拜家里和村里附近的神。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初二早上,用准备好的食物在家里或嗣堂祭祀一下祖先。(当然,各个地方不同,有的只在年三十晚和初一早上祭祀而己。)
接着说说拜年的事。初一开始,就会开始到亲戚或村里亲人、邻居拜年。初二一般是女儿们回娘家拜年。从初一开始,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要带上桔子,一般四个,代表大吉大利,回家时会带回去。
说说红包方面。过年我们会给父母式和亲戚家长辈小孩红包,具体多少就根据各人的收入而定。小孩红包里面钱数现在少的几十块,多的不定,但一般都是几十到一百为多数,高收入的给几百几千也行[大笑][大笑]。给红包的小孩一般都是还在读书的,工作的就没有了。
广东春节习俗有哪些?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广东人春节风俗,一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二农市大年三十傍晚去祠堂烧香拜祖宗,夜晚十二点钟的接财,在农村大家都会拿出最长的鞭炮来接财神爷,其中还要烧纸钱、烧香、点腊烛。大年初一在家里中午十二点祠堂祭祀祖先,农历初二,一般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农历初三早晨起来扫地,搞卫生叫扫穷鬼。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3、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东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4、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这时出现了一只神兽,神兽走过的地方,瘟疫全部消失了。为了报答神兽的恩情,乡民们便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礼祀之心。
因为神兽的模样酷似传说中的狮子,因此又被乡民们称为“瑞狮”,而“瑞”在粤语中和“睡”是谐音,叫“睡狮”不吉利,为了避讳,加上“瑞狮”也暗喻着驱邪镇妖的寓意,便将“瑞狮”改为了“醒狮”。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广东地区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广东地区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