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怎么写

恒布 2024-12-04 31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运被拉走的经历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春运被拉走的经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08年春运有人亲身经历吗?
  2. 你最难忘的春运反乡历程是哪一次?
  3. 又到一年春运时普通人的春运故事?

08年春运有人亲身经历吗?

是的,许多人亲身经历了2008年的春运。那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珠三角制造业不景气,导致大量工厂亏损关门,民工返乡提前到来。然而,原本应该繁忙的春运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灾,京广铁路南段停电,车站晚点信息不断,但人们回家情绪并未减弱,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车站。广州车站原本只能容纳4万人,却滞留了40万返乡旅客。那时,有照片记录了人们合力托举运送长时间等待后体力不支晕倒的旅客的情景,4万人民子弟兵保护着40万人们的安全

在滞留的第11天,也是除夕前的一天,通行的车灯突然亮起,火车喇叭响起,人们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次春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国家意识到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之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基础建设。

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是的,许多人亲身经历了2008年的春运,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的普通市民,我经历过08年春运。我记得当时车站人山人海,人们拉着箱子、背着包,争相挤进车厢。火车晚点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一些旅客滞留车站。不过,尽管当时交通拥堵,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浓厚的年味,大家都充满了团圆的喜悦和期待。虽然旅途艰辛,但我觉得这也是春运的魅力所在,人们能够凭借着一份坚定的信念和心中的家园,度过旅程中的艰辛和不便。

当然,很多人都有过春运的经历。2008年的春运可能尤为特殊,因为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北京奥运会。在那样的年份里,春运可能更加繁忙,人们的归家之情可能更加迫切。对于亲身经历者来说,那或许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充满了期待、挑战,也许还有一些小小的冒险。

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最难忘的春运反乡历程是哪一次?

你的返字错了吧!最难忘的返乡是零几年前过年回家买了火车票检票时候小偷把钱包偷了,坐了12个小时火车,只有一瓶饮料坐到四川成都,又冷又饿,那个滋味一辈子都不会忘了

让我在春运中难忘的经历,就是2019年一月底这场大雪。

1月30号从洛阳赶到远在400公里之外的周口太康县,主持31号的婚礼。刚下高速,天降暴雪。不到一个小时,停在路边的车辆就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春运被拉走的经历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场暴雪,从下午6点下到晚上11点,才逐渐变小。

心想这下麻烦了,因为一号在洛阳家中,还有另外一场婚礼等着我主持,如果这雪不化,怎么回家呀?

老天有眼,第二天一清早天空放晴,太阳把路上的积雪全部融化,主持完了31号的太康婚礼,顺利在晚上赶到了洛阳家中,没有耽误第二天婚礼的主持。

又到一年春运时普通人的春运故事

又是一年的春运时刻,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大迁徙中。以下是一位普通的铁路线路工——杜广厦的故事:

杜广厦是一名线路工,他和他的团队在春运期间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确保旅客的安全出行他们在深夜的铁路线上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钢轨的稳定和列车行驶的安全。杜广厦和他的同事们在寒冷的夜晚里行走在钢轨之间,手持各种工具进行细致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条铁路都保持最佳的状态,以便在春运期间承载无数的乘客

杜广厦已经经历了多个春运,他是石家庄工务段石太直通车间的一名副工长,这个岗位让他与钢铁轨道日夜相伴。尽管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杜广厦认为自己是在为春运期间的旅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他在高铁维修工作的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保证每一位乘客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努力。

杜广厦的故事反映了春运期间众多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他们是春运得以顺畅运行的基础力量,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感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运被拉走的经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运被拉走的经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5856.html

相关文章

火车上的春运外卖小品,火车上的春晚小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火车上的春运外卖小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火车上的春运外卖小品的...

春运 2025-02-06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