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贵州过年习俗及其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贵州过年习俗及其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贵州过年的习俗?
1、客家年: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跳花节:农历正月间,会迎来长角苗一年一度的跳花节。周边成千上百的苗族姑娘、小伙们纷纷盛装打扮自己,汇聚在跳花场上,以歌舞狂欢过节。
3、打侗年:贵州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在农历年底,家家户户就红红火火忙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贴春联等。
贵阳过年风俗?
腊月十五一过,贵阳街上就有农民打着“阳春帚”(带叶子的长竹竿)来卖,大家去买来“打扬尘”。 也就是用长竹竿上的竹叶来扫除高处的灰尘,现代的房子已经没有土墙,而且都是装修过的(至少刮过瓷粉),所以,所谓的“打扬尘”就成了一种旧时的记忆。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
年前,贵阳人家家户户都要去赶场,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一样不落。 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买鸡杀鸡。 因为“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场上,十里八村的熟人们见了面都互相拜早年,相互送去新年的祝福。 在贵州贵阳,过去新年大人小孩出门拜年,常常要吃“闭门羹”。 因为人家听到有人敲门,往往先要在门缝里望一下,除非是亲戚或是极为熟识的朋友,否则绝不开门,只在门内不断谦虚地说,拜年不敢当,不敢当。
在贵阳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吃糍粑。 吃糍粑是贵阳传承多年的民俗,也就是牛王爷过年。 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种地是靠人拉犁,十分辛苦。 这件事感动了上天,玉帝派牛神下凡。 牛神来到人间后和人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给人拉车、犁地,有时还让人骑在他的背上。 人们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一年还能收获很多庄稼。 人们为了感谢牛神,就每年过年都用糍粑来纪念牛神,并尊敬他为牛王爷,有的地方还为他修庙,每逢什么重要节日就给他供上人们最爱吃的东西糍粑。 在上供时,先将糍粑用菜叶包着,然后递到牛的嘴里,有时候将糍粑贴在你的脑袋上表示人们对牛的敬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州过年习俗及其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州过年习俗及其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