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过年的习俗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北过年的习俗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北春节的习俗?
东北过大年的习俗:三十晚上包饺子、年夜饭后吃冻货、三十晚上点长灯、压岁钱、初一初二不扫地、破五吃饺子、正月不剪头。
饺子皮和饺子馅要刚好用完,皮多了或者馅多了,都是有说道的。用来包饺子和地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东北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大年。
东北三省春节有哪些习俗?
小时候在吉林的一个山沟子里过春节,那是一个军队的一个团级编制的一个连队。还记得春节前几天,兵哥哥们上山砍来一汽车的松树枝和松树树干,在部队大院门口用松树树枝搭建起来一个翠绿的大门,大门上沿挂了四个手工制作的大红灯笼,特别有节日气氛,我们这些军队家的小孩在附近老乡家的小朋友面前特别自豪,感觉特有面。
东北山区和农村过年有挂***的习俗。现在冬天会农村过年,一般家庭会把灯笼挂在院子里或者高门大院大门门框上,也有标新立异的家庭,会竖起一根三五米高的高杆,顶端挂着一个大***随风飘荡,远远望去,有种孤零零的感觉。城市里一般也会挂灯笼,一般挂在阳台上。随着时间的变迁,有些人家不挂灯笼了,一串串的彩灯五颜六色的也很烘托节日气氛。
东北春节的风俗,总体来说体现一个“闹”字。比如踩高跷扭秧歌,高跷讲究的是高,踩着一人高的高跷,还要做出各种惊险动作来。大秧歌要扭出浪劲来,手里面手帕上下翻飞,很是热闹。前几年我供职的单位,春节过后第一天,附近农村的秧歌队会组团来闹新春。公司办公室提前要准备数条香烟,加上几百块钱。每到一个村子的秧歌队,结束后会送上两条香烟和二百块钱,这时候领头的汉子会高喊:东家赏香烟二十条,人民币两千元。其实这些人戗风可冷的,中午都是自己带的饭,不是图这几个钱,就是喜欢热闹爱玩。现在这些活动在十年前左右已经不允许了,这些秧歌队还存在,只不过不到国企大公司了,而是到一些私企民企去玩去了。
剩下就是窜门子,农村由于是农闲,正愁没事干,过年家家都要年嚼(零食),所以就东家走西家窜,叫窜门子。我家虽然是在市里,由于有小长***,正月十五之前也会会农村去闹闹,逢人拜个年,送点糕点果子之类的礼品。不过这些习俗由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慢慢的农村的这些亲戚都搬进楼房了,窜门子的也越来越少了。
东北过年习俗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过年的习俗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过年的习俗总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