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添春联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添春联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
在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贴上春联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乐融融的吃年夜饭。当然春节的习俗可远不止这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地域都有它们的特色和习俗。尤其到了过大年时,各地的习俗非常有特色。
过年了,贴对联和放爆竹的由来,有什么寓意?
“春节”,也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和燃放爆竹。那么贴对联及放爆竹到底有什么来历和寓意呢?
流传和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相传在中国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上岸入村进户吞食伤害人命,人们便举家逃进山里避难。后来有仙人告诉村民,“年”的弱点最怕红色的东西,以及火光和爆响,只要对准它的弱点,就不难对付。于是人们便纷纷在自家的门窗上贴上大红的对联,在除夕夜悬灯挂彩,并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还逐屋点燃火烛,彻夜不眠进行守夜,以恐吓驱赶“年”的到来。
其它贴春联最早源自于贴桃符,在古时人们为了保护家宅平安,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画上它们的神象,制作成桃符,悬挂在大门的两旁,以用来驱邪、避邪和压邪。还有在除夕夜前后,通过大量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同样也是为了恐吓驱赶阴邪鬼怪之目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桃符和爆竹逐渐被春联和鞭炮所取代。春联和鞭炮更演化为一种春节文化现象。现在过年时人们贴春联及放鞭炮,已不再是迷信行为,纯粹是为了增添节日纷围而己。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根据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神话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里面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回到鬼域。鬼域的大门边站着神荼、郁垒两个神。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老虎。因此所有的鬼都害怕二人。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添春联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添春联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