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北过年习俗和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河北过年习俗和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北过年风俗?
河北春节习俗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河北过腊八有什么习俗?
腊月初八对于河北人来说是一个过年的时间节点。过了腊八,年味越来越浓。从这一天开始,很多人家就开始进入置办年货的阶段了。
腊八这一天很有很多习俗,各地还不太一样。相同的是都喝腊八粥。每一个地方的腊八粥熬制的方法也不一样。
说说笔者家乡的风俗吧。
笔者家乡有这样的说法,腊七腊八,出门冻傻,说的是这两天天气实在太冷了,能把人冻的跟傻子一样,鼻涕一直流。于是腊月初七的晚上,尤其是过了晚上十一点,气温骤降到零度一下,这时侯一家子会裹严实,出去“挂冰山”。
“挂冰山”是这样操作的,用柏树或松树的枝条,选择一个蓬松多叶的砍下来,形状一定要好看。倒挂在梯子上,或者晒条上,晚上趁着气温低,用冷水浇下。一边浇水,一边结冰,经过半夜的折腾,柏树枝或松树枝就被冻住,成了晶莹剔透的“冰山”。白天看的时候更漂亮。
老人们会拿着花生、红枣、莲子、五谷事先串在柏树或松树的纸条上,等冻成冰山以后更漂亮,也有更好的寓意。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腊八节就是马上过年了,河北过腊八基本都是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用八宝慢慢熬出浓稠的腊八粥,再配上一碟之前提前腌好的碧绿的腊八蒜,酸酸甜甜,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河北沧州本地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小时候从腊月二十二那天开始大扫除。过了小年就还是蒸馒头。一天好几锅。二十九贴对联,今年刚有老人家去世的人家不贴或贴白色的。这一天会准备各种贡品。有老人的人家老人家贡族谱,没老人的自己贡。三十早上去请神,初一拜年,初二送神,然后各种走亲戚,亲戚多的大概一天一家得忙到初七八。
沧州过年风俗着实不少,年三十早上上坟,追忆去逝亲人,回家贴对联,贴年画,赶集买年货,晚上包饺子,。铺高粱穗,这叫踩岁。年初一吃完饺子全村出动大拜年。年初二媳分回娘家,在那里聚会。初三初四初五走亲。
沧州近了腊月就有年味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就是大米,糯米,红小豆,黑豆,黄豆,高粱米,粟米,金丝小枣等10余种原料熬制的粥。做腊八蒜醋,就是把大蒜瓣放入醋中密封,到大年初一蘸饺子吃,酸辣可口。下面用沧州民间谚语,说说沧州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大扫除,二十六去炖肉,二十七去炖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坐一宿。二十三糖瓜沾,就是蒸年糕,祭灶王爷,用糯米,红枣蒸的年糕特别黏,有封灶王爷嘴的意思,让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三十上午上坟祭祖,中午上供祭神,下午保饺子,傍晚全家吃年夜饭,晚上不睡觉守岁,大年初一早起吃饺子,吃完饺子开始大拜年,平时见不着人的大街,此刻沸腾了,热闹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互相问好,祝福拜年。大年初二娘家人去出嫁的姑娘家拜年。大年初四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五有破小人的风俗,不拜年,有点谜信色彩,现在不提倡了。现在从初一到十五都可以拜年走亲戚了。正月十六有遛百病的习俗,十六吃完晚饭人们上大街,人们撒钢崩,去百病,去霉运。另外,就是高跷,大秧歌,舞狮子,哥舞,杂技,武术等***[_a***_]。总之,沧州的民俗很多,先给朋友们介绍这些,以后再聊。
临近春节,全国各地的年味都很浓,***购年货、贴春联、放鞭炮……不论是在外求学的还是外出务工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都会赶回老家过年。对各地年俗感兴趣的朋友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河北沧州的年俗,看一看沧州的朋友是怎么欢度佳节的。
一、小年“辞灶”
腊月二十三被定为小年,小年这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辞灶”。“辞灶”也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一般家中老人会将糖瓜供奉于灶王爷像前,同时灶台上也会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是给灶王爷的马的。人们“辞灶”意在祈求来年生活顺利。
二、三十“请神”
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这一天吃过早饭,男人就带着孩子出门“请神”,所谓“请神”就是去往祖坟方向的路口对祖坟方向邀请已逝的祖辈回来过年。
三、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在沧州有这样一个说法:“起的早,过得好”,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煮饺子,上供,放鞭炮,吃过早饭人们就出去拜年,相互问候。在沧州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出嫁的女儿初一不回娘家,要过了初一才可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听了我的讲述,你们是不是觉得沧州的年俗很有趣呢?其实这只是沧州年俗的一部分,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在闲暇之余去沧州亲自体验一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过年习俗和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过年习俗和美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