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过年上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潮汕过年上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地区父母过世100天要拜祭吗?
全国各地的民俗是各种各样的,或许某地有这种习俗,但,习俗也都是有其理论根据的,你的这种“百日祭”习俗在理论上我没有找到任何根据,也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习俗(恕我寡闻)。
一般来说,父母去世之后,子女有“守七”——最多七七四十九天,最少七天(头七),在这期间,遗体是不能入土或火葬的。
这是根据佛家的“中有身”最多只能在世间停留四十九天的理论而来的民俗;有“守孝”。
有三年期和一年期的不同说法,这是根据儒家守丧而来的,在守孝期间,严格守孝的人是不能结婚、再婚、参加各种***活动的;不大严格的人,则不举办或参加婚礼、庆生等具有强烈欢庆色彩的活动;逝者的生日与死日也是需要祭拜的(诞辰与纪念日);还有就是与此相关的清明节、寒衣节、中元节、盂兰盆节这四种与逝者有关的节日。
以上都是需要祭扫祭拜的。
要拜祭的
死后百日头上叫“百期”,文称“过百日”。也是例祭日之一。满一百天,孝男孝女办一桌酒菜接亡灵回家受香火,俗称叫饭,到午后或傍晚,后辈子孙及亲友们再拿香纸去坟上烧。
这天死者的一般亲戚不来,但死者的亲属及近亲中的晚辈如侄儿、外甥、已出嫁的女儿等必须上坟祭祀。!
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1、据说是某一年,为了躲倭寇,家乡的人跑到别的地方去,等倭寇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回家,错过清明扫墓的时间,又接近冬至,就在冬至这一天扫墓。
2、莆田分南北洋,南洋都是清明扫墓,北洋冬至扫墓的多,清明扫墓的少,清明比冬至节大,所以一般都是清明扫墓。清明前死的,就清明扫墓,冬至前死的就是冬至扫墓。
3、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4、中国南方大部分都有冬至扫墓的习俗。从上海、苏州、杭州、南昌、莆田,到昆明、海南和潮汕地区。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由来已久。《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民间的冬至节俗,又要比官方礼仪丰富得多。东汉时,天、地、君、亲、师,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四民月令》)。南北朝时,民间又有了于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延续至今,百姓在这一天要向已逝长辈等尊长祭拜。 【冬至扫墓有哪些礼仪讲究呢?】 一是衣着朴素,女性不必涂脂抹粉,家人带上香烛以及供品,不可在墓前杀生,现在时尚作兴奉上鲜花,可选菊花之类(可把花瓣剥散洒在坟碑前,因为有小贩会瞄准你走后立即拿走鲜花又去贩卖)。 二是上坟地后,先着手清扫墓地周围杂草,尤其要注意观察坟头上有无杂树,如果有树就要拔掉;再观察墓前有无杂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沟是否堵塞。 三是观察墓架以墓碑是否有塌陷以及破裂,发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请风水师前来指导***取措施弥补。 四是把供品奉上,点燃香烛和焚烧纸钱(注意防火)。一般要率家人向先人三鞠躬后读祭文,以表达后人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五是离开之前点燃鞭炮(公墓区也可在指定地点点燃鞭炮,切记防火)。 六是全家人可扫墓后聚餐,以素食为主,延续吃馄饨、饺子、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过年上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过年上坟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6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