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安过年文化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武安过年文化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安订婚风俗?
首先,要想结婚就得先订婚。订婚习俗包括提亲相亲、合婚、订婚(送喜帖、小帖、大帖)、择日、送娶帖等。
提亲相亲:旧时在武安民间,男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家长就要张罗着给孩子提亲。说到提亲,不能不提媒人。一般称媒人为“月下老”、“红娘”或“媒婆”等。传统婚姻都离不开媒人,如果把媒人打点好了,婚姻就有成功地把握。如果得罪了媒人,媒人就有可能想方设法拆散婚姻。
其次就是选日子:为了儿女婚姻的幸福、未来生活的美满,男女双方在择嫁娶时,都要找精于看日期的人,选定女命行嫁的利月、吉日、下轿的时辰,以及必须回避的属相。传统说法中以双月双日为主,但近年来,在“元旦”、“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日结婚典礼的已成为城市主流。
听说邯郸农历十六不让烤火了,烤火习俗是怎么传下来的?
我是邯郸西部的,我们这里有正月十六烤火的习俗。十六的晚上,巷子里有人牵头,笼起火,各家各户从自家里找些不用的扫帚、柴火等助火,越旺越好,大人们在火旺之时,抱住孩子,在火上轮上几圈,驱邪消灾;还要从家里拿上几个馒头,在火上烤糊了,让孩子们吃,说是吃了一年不生杂病。儿时的记忆已远去,习俗也渐渐被人遗忘,现在偶尔的一两家笼起火,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多了……
要不提"烤火″这宗事,老祖先这个习俗早忘脑后了。我出生在武安西南刘庄村,记得儿时,也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当过年时,大概正月十五前后几天,当小孩的,把各家茅厕的扫帚拿出来在门口街道上积堆点火。大人小孩在火堆周围烤火取暖,并从火上跳来跳去。烤火时还念着顺口溜在火堆前扭来扭去:
烤烤脚,活一百(当地口语念时押韵);烤***,活一百五:
烤烤脸,活一千。
现在想起儿时情形,还是挺有意思。
没听说不让烤火🔥🔥,正月十六是烤杂病的,到那天傍晚,家家户户都从家里拿出来柴火,在门口点上火🔥🔥,烤烤全身,还有去别人家火堆上烤,都是寓意新年没有疾病。
点烟花都不让点了,这个应该不会管的。
我老家属于邯郸西部,邯郸各县的风俗人情大同小异。一样有烤火的习俗。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了年,一般大年初五左右走完亲戚拜完年,各村镇都开始准备元宵节的活动了,主要有搭牌坊、排节目、购烟花等,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忙乎了一年,这段时间是全村上下最“清闲”“和睦“团结”的时光。村委会授权元宵节组委会全权负责闹元宵的活动,那时候村里还会补贴一部分钱用于相关设备、用品、奖品的购买,钱不够了村民也会自掏腰包凑份子,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好不热闹!!十分怀念啊!!
牌坊使用柏木枝叶、松树枝叶搭起来的,挂上五颜六色的纸花,这可是纯手工制作的,那会儿我没少帮忙剪纸,扎花。每次都是从初六忙到十四,挺累的,但非常开心,大家都在为集体做事,争先恐后啊!!!街里大小牌坊会有十几个,仅仅纸花就得做上千朵,大婶,大妈,大叔,大爷,孩子们冻得一脸高原红,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做,到谁家就在谁家垫吧几口,正月天谁家的东西都很充裕。不怕多双筷子碗。
排练节目更有意思,那会儿的人们唱歌主要还是歌功颂德的,虽然迪斯科、卡拉欧尅已经盛行,但在村里的老人还是看不惯,为避免老人的批评,迎合长辈们的口味,节目组尽量排练一些传统的节目,三句半,相声,小品,唱唱红歌,扭个秧歌,踩高跷,练武术,西游记(每年都有他们师徒四人),锣鼓一响有人就坐不住了,拿起道路就扭上了,,,😁😁😁,敲鼓的,打罗的,吹唢呐的,拉二胡的,个个带劲,有模有样,民间艺人才是真艺人,所以说高手在民间,,,,,可惜那会儿不学无术。没有跟他们好好学学那些手艺,村里的文化遗产就这么一代一代的丢失啦,,。伤感啦哈,,,😭😭😭
购置烟花的租辆拖拉机,拉上几个帮手进城购买烟花,那会儿交通不太方便(主要进城的车少,而且购烟花也很危险),他们一出发,儿童们就盼着他们赶紧回,孩子们太爱烟花了,别笑话谁没有个童年啊。因为每年放烟花,会给孩子们专门买些地火锅,小老鼠,梨花散,小红鞭(浏阳河的那种),孩子们放的可带劲,一脸的幸福。我们村里是正月十四放烟花,每次放完我们都不回家睡觉,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提着灯笼捡花炮,那些没有燃响的鞭炮被我们一个一个地捡回来(有时候捡到2点多,父母早已进入梦乡,一般不会喊我们回家,也许这就是那时候的父母之爱吧,这样的爱给了我们难以忘怀的快乐童年)。村里放烟花之前是年轻人抬着爷爷(保佑村里平安的神仙,有二郎神,龙神,土地神,山神等,村里的信仰或者习俗,目的是祈福神仙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畜牧兴旺,全村平安)
,敲锣打鼓从每个家门口走一边,不到谁家谁都不乐意,因为他们会觉得不吉利,所以领路的就成了技术活儿,必须对村里的每一条道路都熟悉,而且不走回头路。孩子们跟在后面打闹喜戏,好不开心,这样场景对于我来说只能是是回忆了。
老家闹元宵的习俗一般到正月十六(有时候高兴了就闹到正月二十或者二月二的都有),正月十六去杂病,每家每户都烤火,烤柏树枝的火最好,十六晚上整个村子灯火通明,烤的火越旺,来年身体越好。使劲的添柴啊,,,,,烤的脸都脱皮(脱水太严重),第二天起来新买的衣服上总会有好多洞口(被火烧的),然后一顿挨揍。烤火的时候大家会将搭牌坊的柏树枝拆了下来,现在国家禁伐,再也烤不到那么壮观的火了,烤不起,前些天看到集上有卖柏树枝,一打听70元一斤。不敢奢侈!!!!
烤火是个习俗,也给我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和心里的安慰,人无信仰心无善,用到这里不算恰当,但可告诫我们任何习俗的传承都有他信仰的东西在里面,其中,就不乏祖先的善良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作者:太行一牧童,喜欢就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安过年文化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安过年文化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6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