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原其他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太原其他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原的特殊年俗?
“大年夜”是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晚,为“月尽岁穷之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起源于先秦时的“逐除”仪式。据《吕氏春秋·季冬志》记载,十二月最后一天,要击鼓驱逐“疫劳之鬼”,这便是此节令的由来。因此,年三十这一天,人们一面欢度佳节、喜迎丰年,一面驱除疫病、赶除不祥,形成了丰富的节日习俗。
扫年。所谓“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年三十之前,要把家中里外清扫干净,特别是灰尘死角、房梁顶棚等平时难以顾及的地方,俗称“扫穷土”。
垒旺火。晋源区一带,有垒旺火、捆旺草、糊灯笼、门上插柏叶的传统习俗。年三十下午,用炭块将旺火垒成塔状,凌晨十二点,点燃旺火,通村照亮,驱赶年兽。如今,旺火、草把、灯笼都已成为热闹欢乐吉祥的象征。
安神。旧时山西大部分地区,大年夜的年夜饭前要鸣炮示知、焚香、敬纸、敬神敬祖,称为“安神”。俗话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如同人间宴会前发散请柬,鸣炮寓意着邀请天上诸神,包括列祖列宗。安神炮响后,一般不再上街走动,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老太原人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有家庭吃面,取意长命百岁。饭后,一家人开始包供初一吃的饺子。在古交山区,大年夜要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献上供品,当年生了男孩的家庭要供一只鸡,生了女孩的要供一壶酒。
清徐过年的习俗?
1、熬年:又称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汉族传统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人们往往通宵不眠,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2、做豆腐:因为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过年做豆腐是一项传统的春节习俗。
3、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4、制作麻糖:在祭灶节这天制作麻糖,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是中国民俗食品,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5、打扫家: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打扫屋里的土尘,再用白土泥粉刷两到三遍。
清徐是山西省的一个地方,其过年习俗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除了团圆饭、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等传统活动外,清徐还有其独特的习俗。大年初一,清徐人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在村庄里跳起传统舞蹈,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此外,清徐还有“抢红烛”和“打麻糍”的习俗。
前者是指在大年初一,村民们抢夺从庙里取出的红烛,认为拿到红烛的人会有好运;后者则是在大年初二,村民们在一起制作麻糍,以此祈求来年家庭和睦、平安幸福。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
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
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
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
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
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原其他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原其他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6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