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爷爷年代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爷爷年代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做什么事?
说说我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的味道吧。那时候家里都很穷,一年到头吃不了10次肉,特别盼过年,过年每个小孩都会有一双妈妈做的布鞋,还能走亲戚,吃酱肉饭,感觉特别好吃。
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做好多年糕,团子,然后大家排队用石磨磨米粉,小孩就帮助大人推磨,推的热火朝天的。
爷爷奶奶小时候放烟花新年必备活动之一。一家人坐在院子石凳上看着自己放的烟花。
第三早早的备年货,炸糕,麻花等吃的。
第三惊心的守岁,每年守岁,大人们一块儿打***,哥哥姐姐们村里到处乱跑。
六七十年代,过年有哪些习俗?请说说你们当地的民谚?
在我們六七十年代的重慶,过年的习俗與全國各地大同小异,一一吃年夜飯、逛庙會、祭祖、守岁、贺春、拜年……
如今還有一首流傳在重慶而且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经典民谣:“紅(胡)萝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幺)兒要吃肉,老漢(爸爸)沒得錢……果果甜,要過年,孃孃给我压岁錢。”
千百年来,這首 民謠生動形象地描绘出重慶的年俗和年味。
老一辈小时候怎么过年?
我是70后,东北的,在我小时候过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了腊八节每天父亲下班回家都会带点年货回家,那时候物资匮乏,许多东西都是***供应,都需要相应的票的,比如肉票,布票之类的,但父亲都会尽可能的准备充足一些,腊月25左右母亲开始清扫房屋拆洗衣服,然后就蒸粘豆包蒸馒头,这两样会做多一些可以吃一正月,在初夕这天早上起来就贴春联准备年夜饭,吃了年夜饭一家看春晚守岁,在半夜12点放鞭炮接神,初一早上走街串巷的去拜年。
那时候虽然日子苦,但过年真的高兴,人与人之间也相处的融洽,还是那时候的年味浓啊!
我们老一辈小时候有一句谚语,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我妈妈腊月二十三打扫卫生,二十四做豆腐,我妈妈把边块切下来给我们吃,除夕吃完团圆饭,我爸爸给我们每个娃5毛钱,炮是我父亲自己做的,我们除夕之夜不睡觉,放炮,等着初一吃饺子
老一辈过年的时候很热闹,虽然没有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但是民俗很多,过年的时候,每个孩子最盼望的是穿上新衣服,女孩子要买2条鲜艳的发带,放鞭炮是必须的,每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看谁家放的多,预示生活好,多赚钱,大人孩子都要围观,大家非常高兴,放完鞭炮还要煮饺子吃。
我是北方的 我们那边老一辈人过春节 一般这样过: 年前3-5天开始除尘(打扫房屋,换洗被褥) 然后买年货 准备窗花等新年用品除夕早上起床出完 放鞭炮 吃早饭 早饭后 开始迎财神 写对联和贴福字 准备食材 并开始准备贡品 中午十二点左右 摆贡品 然后准备午餐 一定要有鱼 鸡和肉 寓意”年年有余 越过越有“然后开始准备饺子 包饺子 除夕夜 放鞭炮 穿新衣 迎新年 吃饺子 最后守岁 初一早上吃饺子 走亲戚拜年
过年给长辈磕头的习俗,应该保留吗?给长辈磕头和给祖先磕头的区别与规矩你知道哪些?
给长辈磕头,不是简单的晚辈给长辈磕,而是小辈(18岁以下)给长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磕头拜年,这一种情况。成年后的儿女,是没有给长辈磕头这一礼节和过年习俗的。原因很简单,过年小辈给爷奶辈磕头,爷奶辈给小辈压岁钱。
18岁及以上,就是成年了,不再有压岁钱,我们山西[_a***_],几年前,15岁就完成开锁礼节,算是成人礼,就不再给压岁钱了。不过,现在一般还是给到18岁了。
给长辈磕头,要一边嘴里称呼着长辈的尊称,一边说过年好,过年大吉:比如,二舅奶奶,过年好,过年大吉。说完,行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磕头礼,然后,长辈赶紧扶起来,给一个红包。现在简化为,直接给钱,红包就没有了。
给祖先磕头,更为复杂一些,但参与人员,一般是长子长孙这一辈的,其他人,不参与。先把祖先按惯例接入家门,然后初一到初三,一天三顿,祭祀,上饭菜吃食,烧香,然后恭敬的磕一个大头,放一挂鞭炮,然后,全家人,才能开始吃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爷爷年代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爷爷年代过年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6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