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横县过年习俗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横县过年习俗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回忆我们过去有哪些童年时代的过年瞌头往事?
谢谢悟空。
只要能给长辈们拜年,基本都会得到他们发给的一些糖果之类食品。(那时没有发红包的)尽管当时给的不多,每人只给一两块糖,但是心里却感到很高兴的。
童年往事,尽管时过境迁,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逝去的时光,一去不返,美好的童年时代,只能留在回忆当中。
坐标山东鲁西南,过年都是要磕头拜年的!现在也是,去年回老家,就跟着家里人一起去拜年。我们那边一般只拜我们这个姓氏家族的,其他姓氏的如果不是特别近的话我们一般都不会拜。我觉得过年拜年是一个很需要我们传承的传统,有的人出去打工一年就过年回家一次,常年不在家,家里很多人都不认识了,碰到了都不知道该叫什么,通过拜年能使大家关系更紧密一些,也有了一些交流。磕头的话,像我叔叔都快60了,过年见了我父母还是会磕头,他们老一辈的人对这些很看重,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很排斥。
谢邀请,
过年瞌头在我们这里很正常,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的大年初一,一大早从床上爬起来,洗涮完毕,就得烧香瞌头,首先在自己家里,向父母亲拜年问好,然后到长辈家中,从尊辈开始,只要是自己的宗族,首先是老辈,按宗族的顺序排列,每家每户瞌头拜年、问好。
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从我记事起年年如此,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那时虽然很贫穷,可每年到大娘和其他长辈家拜年,都会给我一角或两角钱,还能拿好吃的给我,特别亲切,可如今,这样亲切的感觉再也见不到了…
谢谢邀请,过年瞌头是对长辈们的一种尊重节,我老家在北方农村,每逢过年有瞌头的风俗,尤其是对过了门的新媳妇,每逢过年瞌头最为讲究,瞌头时必须得叫出声,如"爹妈过年好,祝爹妈二老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完后父母必须对瞌头的新媳妇有所回报,钱多钱少看大人的经济实力,反正的给瞌头人钱。小孩给长辈瞌头是为钱而来,比如"爷爷奶奶过年好,十块八块不嫌少,祝爷爷奶奶长命百岁"。这就是我们哪里的风俗习惯。🌻🌺🌴
这样说吧:在我家乡一些偏僻地方的风俗习惯中,磕头是给长辈们行大礼,拜年、问安、祝寿;但是也有个约成俗定的规距,在自己的家庭中没那些讲究,逢年过节时,对长辈们拜年、生日祝贺、问安用口头语言即可,吉言美语说的越多越好。
磕头作揖主要是对亡人的祭拜,或烧香拜佛的行为,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尊重与诚心。
过完年离家,你父母给你带了些什么特产?
我没有父母了,父母在我二十多岁时离世,那是零几年了都出门打工,我出生在农村对城市生活特别向往,九九年在保定看见跳广场舞的特别的好奇农村根本没有,干一年也挣钱不多,腊月回家父母特别的高兴做些面皮,煮些腊肉,总之有什么拿什么出来做,过完年了又要出门打工了,母亲给包两块腊肉,香肠,父亲给买两瓶城固特曲,再装几包金丝猴烟,千叮万嘱咐给工友吃,给老板送些,怕我在外受欺负。这些事每年都在上演,只到他们离逝。有父母就有家,就有根。在外多久总会找到回家的路。
我们一家三口几乎每年都回我先生乡下老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从我们工作的城市——广西柳州到忻城县山区老家,自驾车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就开车回去了,车上塞了满满的一车礼品,有我给公公婆婆买的羊毛衫、棉衣、保暖裤、鞋子等,有儿子给爷爷奶奶买的保暖棉帽,以及我们给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朋好友买的各种坚果礼盒、水果等拜年礼品。
一大家十多口人开开心心地过大年,等过完初五,大伯哥、两个姑姐、侄儿侄女以及我们
都要回到自己所工作的县市了。公公婆婆万般不舍,却也明白留不住依然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的孩子们。于是,公公婆婆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土特产,给每个孩子一份,让我们带回各自的小家。他们知道我特别喜欢乡下那些手工制作的食品和原生态的食材,所以给我准备“吃”的东西很多。糯米糍粑 (60个) 这是我们广西部分地方的纯手工特产,柳州人称它“白糍粑”,忻城县人称它为“馍”。不过,现在街上有用机器做的糍粑了,一元一个,但我总感觉没有手工制作的口感好。
腊肉 (4块)婆婆用舅舅自家养的土猪肉,精选上好的五花肉腌制后,让其自然风干而成的腊肉。
年粽 (8个)我们广西部分地方有过年要做粽子的习俗,横县、灵山、崇左等地做的是几斤、甚至十多斤的大年粽,忻城县做的一般是约一斤重的枕头粽。
蔬菜 (一麻袋)我们在城市里是没有地方种菜,而自家种的蔬菜特别好吃,所以婆婆到菜园子里给我们砍了两三颗***、芥菜、生菜和蒜苗等,装了一***袋。
黑豆 (20斤)我喜欢煲黑豆汤和喝黑豆浆,特别是老家大石山区特有的无公害小黑豆。不过,公公婆婆没种有,他们去邻居家买了20斤给我,我硬塞钱给他们才肯要。
黄豆 (5斤)我平时做菜经常用黄豆烹饪各种菜肴,如黄豆焖五花肉、黄豆炖猪脚、黄豆酸笋焖鱼仔等。所以婆婆也早早给我准备好了5斤本地小颗粒的黄豆。
糯玉米头 (20斤) 广西许多地方有吃玉米粥的饮食习惯,而先生老家的“忻城大石山糯玉米”是当地比较著名的土特产。糯玉米头即糯玉米脱壳后的玉米粒,熬成粥后软糯香甜、入口即化。
鸡 (3只)婆婆给了一只项鸡,亲朋好友又回礼了两只大阉鸡。
鸭蛋(20个)堂婶回礼给了一些鸭蛋。
鸡蛋 (30个)公公婆婆养了十多只母鸡生蛋,自己没舍得吃几个,总攒着等自己的孙儿回来。
花生 (10斤)婶婶自己种植而且已经晒干的红米秋花生,让我们带回城里,说每天吃几颗可以养胃。
花生油 (5L)我给先生的小舅买了一套衣服,他拿来一桶土榨花生油硬塞给我们。农村人就是如此憨厚朴实,特怕欠了别人的人情。
红薯 (约10斤)公公婆婆种的红薯,也给我拿了一袋。
红薯干 (两斤)婆婆自制的红薯干很好吃,香甜劲道有嚼头,她给每个孩子都分了两斤。
红薯粉 (两斤)婆婆用土办法制作的红薯粉不容易煮烂,口感Q弹,挺好吃的。
甘蔗 (约20斤)我先生的发小在村里种植了十多亩果蔗,除夕前扛来一捆让我们过年吃,等我们回城那天又扛来一捆让我们带回城里,给钱给他[_a***_]都不肯要。
红糖 (10斤)如今,广西乡下人也不再是全村青壮年皆跑到外地打工了,一部分见了世面、开了眼界的中、青年纷纷返乡创业。图中红糖是我先生一个同学用古法制作的,他的红糖礼盒在网上或朋友圈卖得很火,收入是往年打工工资的好几倍。
我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发小返乡创业搞特种养殖——养殖鸵鸟。或许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食物也追求新鲜感了吧,反正他的鸵鸟卖20元一斤,一只成年鸵鸟有120~150斤左右,过年前他都卖了20多只。
鸵鸟蛋 (1个,约2.5斤)他养殖场的鸵鸟蛋卖200元一个都供不应求,他送给我们一个,可是我至今还不知道应该如何烹饪才好吃。
总之,回老家过年时,拉了满满一车回去;过年完离开老家时,又拉了满满一车土特产回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横县过年习俗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横县过年习俗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6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