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奇特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村奇特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春节习俗?
我们这农村春节习俗是这样的:一般腊月二十六家家都开始蒸馒头、菜包、豆包、各种炸货、煮肉。到了年三十家家都把红对联贴上就等着过年了,年初一一般都是早上五六点就开始结伴去拜年,见了长辈就磕头说一些吉祥话。
一、过年期间如果不小心摔了碗或者杯子,不能生气,要说“岁岁平安”。二、农村过年切忌借钱。因为大家都知道过年每家的开销都很大,如果过年跟别人借钱,是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的,大家都不容易,所以能不借钱就尽量不要借。
三、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大年初一有很多人来家里拜年,人来人往的,肯定会制造很多垃圾,但村里的老人说,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这些垃圾都是财运,扫了就没有了。
四、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要扫房子,给家里来个大扫除,东西统统都搬出去,墙角旮沓都要扫到,意思是把一切穷运,霉运,晦气都扫掉,迎接新的一年。
五、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 六、农村过年每家都要蒸年糕,但有时候分量比较多,妇女们心急时一定不能说“完了没”,而是要说“齐了没”。
过年主要是过个气氛,特别是农村里,一般都是求个平安,接个好兆头,老人身体健康,小孩学习进步,快快长高,年轻人工作顺利,事业顺心!
谈谈在你们农村老家过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小时候60年代初期的年味浓厚,感觉不到也不知道生活的困苦,只知道腊八粥里的金丝小枣和爬豆的香甜,再到腊月二十三吃粘糕这段时间好长啊。粘糕是用黍子面和枣做的,蒸熟了很黏的,说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用来粘灶王爷嘴的,但到吃完粘糕见到大人把贴在房山的灶王爷连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一家之主的对联”在一个盆内化为灰烬。等到除夕新灶王爷才“回宫降吉祥
”这七天从精神到语言都自由了。也是,每到年下打架生气的人家特别多,原来“一家之主”去天庭开会去了。(一)
在农村过年都有那些拜年习俗?
在农村过年,1女儿要去娘家拜年,逢2,4,6,8,10,逢双去拜年,如果去世的要逢单日子去。再一买新衣服,做好吃了,买家电,买家具,一般贴上对联,不叫去别人家要帐,总之就是过年要高高兴兴,不要提烦恼的事。
谢谢邀请!
现在农村过年拜年,在我东北老家的农村,那些个繁文赘节的风俗已经没有了,现在农村过年拜年已经很简单了,初一就可以拜年的,因为过年就这几天假期,也就放七天***吧,如果不抓紧在这几天拜年,那也就没有时间了!
农村过年拜年,当然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了,一般的都是带两瓶好酒,带两条好烟就可以了,也有带一些食品的,如果你看着有的人,两手空空的去拜年的话,那一定是送红包给现金了,在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晚辈去给长辈拜年,有的是要给长辈磕头的,但是,也有的是不用給长辈磕头的!
说到农村拜年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农村拜年的一个笑话,不妨在这里说给大家听一听,听了之后也就一笑了之了,过去我们农村拜年,没有什么东西可拿的,一般的也就是,拿两包纸包的蛋糕,或者核桃酥之类的食品去拜年的,纸包上面有一层红纸,表示过年喜庆的日子!
因为那时候在农村拜年也没啥东西可拿的,基本上就是蛋糕或者核桃酥之类的食品了,有点心计的人,就把他们家送给别人家的那两包核桃酥,在这个包装纸的底下做了个记号,几天以后,经过这么多亲戚家,这么反复的送来送去,最后这两包核桃酥,竟然又送回到他们家了,而且那个包装纸已经都要碎了!
现在都是新社会新气象了,所以,我们这旮瘩的农村,过年拜年就很简单的了,也都很随和的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在农村过年都有哪些拜年的习俗?
这些习俗很多,大都带有迷信的色彩,现在已经有很多都已经废弃了。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过年拜年的习俗也应该改一改,也应该进步。
过去,外屋地上都要放一个蒲团,用作磕头用。发完纸了,全家都要给祖先磕头,小的要给长辈磕头,问好,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吃完年夜饭,小辈要赶紧打着灯笼,去给本家的长辈拜年,也要磕头问好,也有给压岁钱的,再就去给亲属,姑,姨,舅拜年,然后才能给兄长拜年。
到谁家还要吃喝,特别是长辈拜了,拜平辈就开始了新一年洒宴,有时喝到天亮,和早晨的早饭饺子连成一顿,吃完了再睡觉。
初一这一天要先去拜舅舅,一般是指不在同一个堡子的,依次姨姨,姑姑总要拜到初七八。
现在这些习俗都少了许多,团聚喝酒的还没少,这更增加了年味,也增进了团结有谊,更显出亲情,更增加热烈气氛。
习俗可以改,尊敬长辈的心不能减,孝心不可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奇特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奇特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5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