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湖南桃江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湖南桃江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们家乡,大年初一有没有特殊的习俗?
谢悟空邀答:
有习俗才有年味,大年初一 ,一大早南宁人开门先鸣炮,鞭炮驱邪接福***。初一不泼水,不倒垃圾。不串门,不开锅。
早上第一攴吃斋饭,意为消"灾"。主吃大粽,粉利,大家吉利(大吉大利)。正攴即吃三十晚剩下的饭菜,年年有余。与家人共欢同乐。老小一起乐融融。
晚辈向长辈派红包,长辈即向小辈发利是。聪明伶俐,快高快大即是长辈对小辈的祝福语。
初一过后将掀起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活动,每一天的习俗都不一样。直至十五散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有的风俗是几十年或几百年慢慢形成的,后来人要遵守这些风俗,否则会遭到乡亲的指责。譬如,我老家都是年初一是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小孩还要跪着(现已改),年初二只能给去年去世的亲戚家带着鞭炮,香纸去烧香(如果男去世,女还在,还要带着糕点孝敬活着的一方),年初三给姥爷丶姥姥丶舅舅及姑姑等人家拜年。过了初五丶六一般都不拜年,对方认为你不诚心不尊敬他,俗话说,过了初五丶六,有酒沒有肉。
可是离我家十多里家的姥姥太,她家乡偏偏是年初二给姥爷姥姥丶舅舅及姑姑家拜年,她们认为是最讲孝敬的日子,否则是不礼貌的。
大年初一,一切都注重一个初字。
子时刚过(夜十一时多),多数人即在家门口点燃鞭炮,除旧迎新。这一风俗,不知启于何年,保留并普遍性,应该与宋-王安石的诗有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初一一早,各家备粿品、大桔、甜食,拜祖先。重古礼的人,在初一一天,不沾腥味,拜祖也是素品。
这一天,不打扫地板,寓意是新正刚纳大吉,要留住吉利,留下财气。
大人们会叮咐略懂事小孩,在外头玩耍,藏好压岁钱,不可骂人,不可吵架,不可过乡里跑太远,传说初一被视为冲气较重,须谦逊以免冒犯某些事物。
在物质较缺年代,人们恪守惯例,不可吃稀饭,不可下田地劳作,要穿新衣服。其本意,实为让劳苦大众有几日清闲,有几天干饭吃,打扮光鲜点,不负人生在世。当然,寒苦人家,还是有吃稀饭图节省,闲不住下地干活,无力筹办过年新衣裳的。尤其是一件未缝补过的"新衣“,大多数人都当宝,平时舍不得穿,专供喜庆时及佳节穿用。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正常又普遍。
记得我十岁那年初一,我与小伙伴玩耍纸炮(双面纸夹火药,敲击炸响),怕烧着母亲为我刚缝制的新衣,脱了放别处,回家时忘记了带回,经母亲过问,返回寻找。不一刻,新衣已不见了,显然被人捡走了。丢了新衣事可大呵,赖着脸皮,准备挨骂。但回家后,脸色很不好看的母亲,竟然无一声斥骂!
也许因为初一的原因吧。
在老家过年初一长辈起床早,第一件事打开大门,朝外拜几下,点香放鞭炮,大概是开门大吉求耒年好运,长辈忙早餐,把过年各种小吃糖果等放在桌子上,招待亲朋友。吃完早点开始相互走访拜年吃年饭。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过年的习俗各地是不一样的。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初一这天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除夕晚上过了十二点,大家就开始放鞭炮,谁放得早,谁放得多谁抢得福就多,在我们这里叫“抢福”。
早晨五点多就起床,煮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拜完了家堂,一家之主开始就领着儿子去拜年,先从本族长辈拜起,拜完本族再去拜同村的长辈,有时一个村拜完得一上午的时间,晚上再在街上放鞭炮,和大伙喜度新年。
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人们都图个好彩头,不必干的活尽量不干,在这一天人们尽量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南桃江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湖南桃江过年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5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