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早起习俗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早起习俗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们老家过年早起还有磕头的习俗吗?
磕头是一种传统习惯的糟粕,没有必要的。在我们这儿也没有这种早起磕头的习俗。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说法,但是这种礼仪不见得就很健康,是一种古老封建的家长制作风的一种礼节,古代有各种各样的礼节,见父母是有严格规定的。见父母叫拜见父母,所谓拜见其中就含有叩拜的意思,而叩拜就是有跪下的意思,因此古人见父母需要跪拜。这是一种繁文缛节,在讲究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没有这个必要。
礼记是古代的一本讲究礼节的书籍,其中对父母也有若干的规定比如"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要出门告知一声父母这是正常的,但是古人的告有点麻烦,需要下跪行礼,从外面回家告知父母也算是一种对父母的尊重,但是要下跪告知就似乎有点礼节太多,增添不少麻烦。
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对父母嘘寒问暖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早请示晚请安似乎有点太过。
’
现在过年还有早起的习俗吗,都是几点起床?
12岁之前那时候过年(大年初一)5点就起床了,主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拿红包,然后一大家子(妈妈在家招待别人)挨家在村里走动相互拜年。现在都不起那么早了,一般8点起床。
春节吃饺子是哪里的习俗?你家吃饺子没吗?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作为江南人,老家过年我们不吃饺子,而是吃馄饨。其实,在我眼里,饺子和馄饨并没有多少差别(我这里说的是大馄饨,而不是那种揪一下捏成面团一样的小馄饨)。
小时候我们在家也是手工擀馄饨皮,方法跟北方人擀面条一样(其实我们那时候也擀面条,我小时候就擀过),擀好的一整张大面皮折叠起来,然后切成梯形的馄饨皮。
在我眼里,饺子和馄饨的相同点,就是可以调成一样的馅料,不管是饺子还是馄饨,都必须有好吃的馅料才能满足最基本的可口的标准。
至于饺子和馄饨的不同点,我倒可以说上几点:
馄饨皮擀得可以足够薄,而饺子皮一张张擀出来就不可能那么薄,至少在我看来从没有看到特别薄的饺子皮。这样吃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吃的馅料更多,面相对较少。当馄饨煮熟了的时候,透过薄薄而又透明的馄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馅,或是青菜的绿,或是虾子的粉,或是肉的红,煞是诱人。
在很多北方人家里吃过饺子,他们配着吃的汤就是下饺子的清汤,称作原汤化原食。而我们吃馄饨,对汤料就比较讲究。比如说可以加上摊好切细的鸡蛋丝,手撕紫菜,蒜花,喜欢荤食的人可以用骨头汤,喜欢清淡的清汤也可以,汤一定要清,用开水兑,不能用馄饨汤,就浊了。
其实,不管是馄饨还是饺子,都是一种家庭团圆的象征,只不过是南北方的习惯区别而已。在老家,据说以前在地主家打工的长工,到了年三十要回家了,也会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再回家。
老家有“廿三夜团子廿四夜饭……三十夜吃了馄饨就滚蛋”,这一段顺口溜中间的多现在已经说不齐全了,总之是告诉人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进入过年的节奏,开始吃团子吃饭了(别以为吃饭算不上什么,因为在经济困难时期很多人是吃不上饭的),到了三十晚上吃一碗团团圆圆的馄饨,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里的“滚蛋”一词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带着调侃。
不管时光怎么变迁,爸妈每年过年还是会包馄饨,而我们可以回家一解其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早起习俗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早起习俗图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5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