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过年习俗误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山东过年习俗误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为什么男孩给祖先长辈磕头,女孩不磕头呢?
我们山东菏泽一带,并没有女孩不磕头的习俗,想必大家一定有所误解。所谓女孩不能磕头,其实是分开磕。大年初一那一天早上,人们起的都很早,一般都是大人领着小孩先去自己的祖上磕头,然后大人给自己的爹妈磕一个头,小孩也要给爷爷奶奶磕头。
磕完之后,大人就要和自己同姓一家族的去同村的不同姓的长辈家里磕头。这时,男性和女性就要分开了,男性组成一队,女性组成一队磕头拜年的方式并无差别。小孩则因为年龄小,就不让参加了,等到小孩成年结婚,则要跟着参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男女有别”,现在文化则是“男女平等”。磕头拜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被抛弃。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才得以传承。
作为山东人,你受到过哪些误解?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个人也在外地上学呆过,确实遇到过很多人对山东人有误解,有些说法也让人啼笑皆非。比如说山东人都能喝酒,山东人都是吃煎饼卷大葱长大的,山东人都练武术等。有时候遇到这种事,我只能一笑了之,要不然越说越说不清了。
下面就说说上面几个容易被人误解的话题。山东人都能喝酒?这估计是很多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山东人确实有喝酒的习俗,但是其实也有不胜酒力的,有的人更是滴酒不沾。单位同事就有一位,喝了酒就过敏,一喝酒就倒在沙发上,所以喝酒不喝酒还真不能看出是不是山东人。在这里我也奉劝各位,酒能少喝还是要少喝,喝多了真的伤身体。
还有就是煎饼卷大葱。其实除了临沂、泰安等地吃煎饼较多,章丘有大葱外,其他地方的人真是大米、馒头一块吃,胶东地区很多人其实都咬不动临沂的煎饼,更别说煎饼卷大葱了。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临沂等地吃煎饼也是就着菜吃,很少有直接卷葱吃的。
(网络图片)
说了上面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山东地理上是个很大地区域,各地文化和习俗也有差异,鲁东鲁西不一样,胶东和鲁西南更是差别大,很多山东人到了烟台等地,其实是不大容易听懂那里的话的。所以,千万不要见了山东人,就问你吃煎饼了吗,吃大葱了吗?否则会很尴尬的。
看着这么多人不懂我们,是不是请他们一起来吃煎饼卷大葱呢?
1.所有的山东人都是大汉
第一次见到外省的朋友,我一说是山东人,他们都会说:哇,山东大汉。然后一看我的身高,接着投来蔑视的眼神,你们山东人不是个个都是1米8么?我只好尴尬地笑笑,说:不好意思,是我长残了,我们那男的均高1米8,女的均高1米7。我属于垫底的了。虽然说是玩笑,但是仔细想想,好像我在班里确实是属于垫底的呢?
2.所有的山东学生都是学霸
作为山东考生,山东学生的高考录取线要比别的省份学生高出一大截,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山东学生都是学霸。上学的时候,我们班里就两个山东学生,一个学霸,一个学渣,学霸是我老乡,学渣是我。每次考试,我都觉得给山东人丢脸了。可是,入学的时候,山东学生的分数线确实比他们高出四五十分啊,我去哪哭去。
3.山东人个个喜欢吃煎饼卷大葱
我去,这个煎饼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吃啊。煎饼一般只流行鱼沂蒙和泰山莱芜部分地区,其实,吃煎饼的地区占比真的挺少的,还有更广大的山东人民吃的是馒头。难道,你不知道山东大馒头也很出名吗?
4.山东最有名的学校是蓝翔技校
误解主要是以下几个吧。
1、我们不是***都会开挖掘😂提起挖掘机全国人民就会想到山东,可是我真的不会开挖掘机。
2、我们不是所有人顿顿都吃煎饼卷大葱。吃煎饼一般是临沂和莱芜那边吃的比较多,其他地区的主食一般还是馒头的比较多。
3、不是***都特别能喝,尤其不要说青岛人😪我上大学的时候别人一听我是山东青岛都说,哇青岛的啊,肯定能喝,这究竟是谁造的谣,让我们这些不能喝的可咋活啊😭
4、青岛大虾真的不是38一只,不要一说山东的海鲜第一反应就是38一只的虾😂,山东沿海地区的海鲜很多都是又便宜又好吃的。
我感觉认识一个地域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深入地去了解它,不能只靠道听途说啊。对了,我们山东是孔孟之乡,为人真的都很仗义💪😍。
山东人,沂蒙地区是煎饼的故乡。我是聊城地区最西南的,对煎饼是来到鹤城才知道市场叫卖的“山东大煎饼”,在家乡时从未见过吃过。一次朋友买了一起吃,我吃不习惯,太硬了。当年沂蒙人民支前时,给***送的是葱花油饼,不是煎饼,部队行军打仗时间紧急,一小块煎饼半天吃不到肚子里,那能行?山东人都爱喝酒那是真的,无酒不成席,你看武松是不是爱喝酒,梁山众英雄都能喝。
1. 我们不属于东北。原来本科去南方读的时候,一和南方的室友说我是山东人,他们马上来一句哦!!东北好冷吧?我……(无奈脸) 我们处在山东半岛,而东北三省是黑吉辽,大概有不少南方人觉得只要是北方的人就都是东北人,,也是醉了。
2. 我们没有冬天的特大白雪。在南方人眼里,我们山东只要到了冬天,就成天是鹅毛大雪。这个景象我小时候见过,但是现在山东的大雪一年也就那么几次,而且很快就化了,没有以前满天满地都是学,作为山东人也是好惋惜。
3.我们不是酒鬼,所有人都知道山东人好客,爱喝酒。但我们真的不是酒鬼,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很能喝,也真的不是我们喝酒用的都是盆。每次和外地朋友喝酒,他们都会说你不是能喝吗!来来来干了!我………… (无奈脸) 简直开玩笑。。。
春节跪拜为什么会引起轩然***?
本是民俗,民风。无可非议。没有谁去提倡,也没谁去强制。尊老敬贤中华美德!风土人情各有不同。尤其这些年出门打拼的人回归故里,少了对老辈的照料,心存愧欠,以礼相投。说明亲情回归,人心变暖!好事呀!这就是我们的包容,大同,存在的意义。偏有些人(他们跪拜美跪西方奴才嘴脸世人皆知)无事生非,自以为是,指指点点,还口出不逊。大过年的给忙活了一年老百姓添堵。更有甚者借此攻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识破这些人的险恶用心。中华几千年绵绵不断的文明史,绝对不能让这些公知之流随意亵渎!
这不禁想起一句:穷乡僻壤偏兴礼仪之风,学校宫门竟行非礼之事。
之所以能引这场辨论,是他们选错了地方!告诉那些不干正事儿,不问民苦,天天拿着放大镜专挑毛病,和老百姓做对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谢邀。首先给各位看官拜年了!思想观念、视角观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导致本来稀松平常春节跪拜这一社会现象引起轩然***的根本原因。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如果不冷静对待,劈啪乱炒,它甚至衍生出多面的乱象,便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而淹没了事物的本质。山东人春节跪拜爆火上热搜,其实并不是新事物,最多就是新瓶装旧酒。比较合适的态度是,让***飞一会儿。
首先,跪拜是自华夏几千年沿革流传的一种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群落图腾崇拜,兴于周。孔子曾强调克己复礼,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其次,跪拜虽经历代改良但从未中断。孔子最推崇周礼,认为它系统全面,程序完备,仪式感强。但历朝历代都对跪拜都进行了以克服***,追求现实主义为核心的改良,体现了跪拜这种社会实践矛盾变化的轨迹,并以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加以体现和反馈。
第三,正视传统,守正创新,确实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人们生活中,除了求偶表白、婚丧嫁娶,跪拜就只剩下春节这个舞台;文化艺术方面,电影、电视剧、戏曲、舞蹈有的也把跪拜当作一个场景。网上出现的山东人春节跪拜,不需追捧,不必屁呲。本人也是山东人,对此现象还是比较了解的。还是那句话,一切遵从内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道德***,令其自生自灭。因为,春节跪拜纯属姓氏宗族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自选动作,有人感觉顺眼,有人倍觉辣眼,都很正常,只要不违法有悖公序良俗,别干涉别人的自由。当然,批评者们也有***跪拜,甚至不想跟它扯上一毛钱关系的自由,放在心上而不是嘴巴里就好。
总之,细致分析,那些对山东人春节跪拜反应强烈的好事者,之所以强烈反应,难不成怕被山东人带了节奏?放心,怎么过节,是否跪拜那是您的事,山东人从未诟病谩骂。所以,也请您闭嘴,別哔哔这事儿了,多开心!
几百几千年前,中国人都在跪着,现在大多数地方人都站起来了,可部分愚民还为跪着骄傲。更可笑的是,站起来的人还在为跪着的人鼓掌呐喊,让他们继续跪着,而跪着的人还满心欢喜感激涕零。越穷的地方越跪着。另外,喷子们可能不知道,抖音上的山东人跪的不只是自己的父母(跪拜直系亲属放眼全国都能被接受),长一辈的很多人也要去磕头,哪怕这个人品行不端,哪怕你平时对别人各种看不上。再另,这么注重传统,怎么不是每次见面都下跪,非要等到过年才孝顺。欢迎继续探讨。
注意注意再注意……,这是西方国家收买的中国汉奸走狗在摸黑中国的传统文化,想要打败一个国家就要先灭其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浮萍,这样的国家就是一盘散沙,再动用军事力量将其消灭,这样就事半功倍。晚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认为这与有些‘公知’故意在网络上挑动舆论有关。本来不是问题的现象,被他们故意带节奏,从而引发舆论关注,只要大家不去理它就行。再其次,现在广大普通大众毕竟缺少定力和认知,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很容易被网络舆论带节奏,变成了很好的传声筒,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在山东,妇女真的“不上桌”吗?为什么“不上桌”?
本人来自鲁中山区农村,算是比较偏远,但也没有女性酒席不能上桌的传统,倒是有男女分桌坐席的习俗,主要原因是山东酒席男性多半要喝酒,而以前做饭的多半是妇女而且一般女性喝酒的不多而且酒量小,所以两者分开互不干扰。现在一般[_a***_]聚餐也不存在什么分桌现象了,但在比较正式的酒席上还是男女分开坐席。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我是山东日照人,小的时候家里来客人,如果客人多,自己家的婶子,母亲,大娘是做饭掌勺的,婶子是烧火的,母亲则是洗菜切菜的菜基本上是边吃边上,所以等炒完菜,做完饭,客人也基本上吃饱喝足了。剩下的,女人和孩子们开始坐在桌子上吃饭,有的时候女人们就在灶下,端着碗吃了,快点吃完,还要收拾桌子伺候茶水等。如果是自家客人,且来的人少,那就不用婶子大娘来帮忙,母亲自己就做饭了,基本上也是客人吃完,母亲在灶下随便吃点就行了,而我跟弟弟也是要等着客人吃完了才能吃,基本上那个时候乡邻们都是这样的,到了现在家里再来了客人基本上都去饭店,所以也就不存在女人不上桌一说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帮忙做饭的女人不上主桌,同时主人的孩子不上桌。因为怕孩子不懂规矩在桌子上乱抓饭菜。这是我们那里过去女人不上桌的正解。
山东聊城妇女不上桌,应该是山东,河北,河南等很多地区都要这样的习俗。我二十年前去过山东的滕州、临沂、菏泽、德州、济南、泰安,河南濮阳、新乡、安阳,河北南宫、邯郸、行唐等地,当年这些地方都是男人喝酒吃饭,妇女等到男人喝完酒饱饭后再吃剩下的食物。个人分析,除了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有就是物质贫乏,那个年代我的父亲经常说:穷了怕来亲戚!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都要留在有亲戚来的时候做菜吃以免丢人。
在山东受孔子影响,非常讲究亲戚来了要四菜一汤,在当年那个时代,积攒起来的食物招待客人,物质贫乏,妇女怎么还能上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已经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食物,年轻一代思想开放,人们已经不在固守那些所谓的传统。虽然现在仍然还有分桌吃饭的情况,更多的是菜肴一样和男人喜欢喝酒的原因吧。
我的五伯父和伯母三十年前在广州回聊城,五伯母因为不让上桌而生气,我的爷爷说:男人吃剩的你们再吃!想想有多么恐怖。可是在那个时候的北方就是这样的,相信北方的60、50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所有的传统,所有的习俗,都是和经济挂钩的!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一代思想,许多习俗都要迎时代发展而改变,歧视性、不平等性、危险性的一些习俗也会发生变化!
期待国家富强,才能国泰民安,国人安居乐业!
感谢邀请,对于山东“妇女不上桌”这个话题,个人认为可能有些误解。 可能在过去封建时代,妇女确实是不能上桌的。但时代变迁到现在,不上桌我觉得有新的认识。
首先,家里来了朋友,无疑即便现在越来越多男同志掌勺,但是女人做饭还是主流。而男士就充当了先上桌陪客的角色,往往要等要开场敬酒了女主厨才有空坐下,还有可能吃一会又要去炒下一个菜。
还有情况,家里丈夫请了好朋友一起聊天喝酒叙旧,这种情况往往女士们就不凑热闹了,毕竟大老爷们聊天女同志在场也聊不起来,往往这时候女同胞就和自己的孩子开小灶在另一分会场就餐了。
也许现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老的封建传统,但相信只是少数。现在女性地位直线上升,无论在职场在家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男轻女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
纯手工码字,图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喜欢请关注,欢迎指正!有空来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过年习俗误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过年习俗误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5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