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过年习俗屠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过年习俗屠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总说“春风送暖入屠苏”,那么“屠苏”是什么东西?
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
古代喝屠苏酒的讲究?
古人饮用屠苏酒是很讲究的,除了要面朝东方饮用,饮用的次序还要先幼后长。
古人饮用屠苏酒的方式很特别,饮屠苏酒与平常饮酒的次序相反。平常饮酒的次序一般先长后幼,年龄大的先饮用,年龄小的后饮用,以示尊重和礼节。但是,饮屠苏酒的次序却是先幼后长。唐代诗人顾况在《岁日作》中写道:“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除日》中也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从他们诗里也体现了饮用屠苏酒先幼后长的这个习俗。
一般是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回味。具体步骤如下:
闻香:将屠苏酒倒入杯中,用鼻子轻轻地闻一下,感受一下酒的香气,这是品尝屠苏酒的第一步。
品味:将屠苏酒小口品尝,先品尝其甜度、酸度、苦度、辣度等基本口感,再品尝其细节口感,如酒体、酒液的清澈度、口感的柔和度等。
回味:将屠苏酒咽下后,留在口中回味,感受其余味和余香,这是品尝屠苏酒的最后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屠苏酒是一种浓香型白酒,其香气和口感都比较浓烈,因此在品尝时需要适量,不要过量饮用。
古人平常饮酒是年长者先饮,而饮屠苏酒时则是从年少的小儿饮起,年长者在后。据《荆楚岁时记》载:“必饮酒次第,从小起。“古人对此的解释是:“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古代喝屠苏酒有诸多讲究,除了要面朝东方饮用外,还有几种不同的习俗。
先幼后长:在古代,屠苏酒的饮用次序是先幼后长,即先让小孩子喝。原因是屠苏酒具有调理脾胃、预防瘟疫等功效,而小孩子身体较弱,最容易受到瘟疫侵袭。因此,让小孩子先喝屠苏酒可以祈愿他们平安成长。
先饮后祝:在喝酒时,人们要先饮后祝。这种习俗与现代的祝福文化相似,表达了对家人的祈愿与祝福。
饮屠苏酒的次序:在古代,饮屠苏酒的次序是从少到多,即先让年少者喝。这种习俗的原因是年轻人过年又长了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则是又少了一岁,因此罚他们晚一点喝。这种习俗既是对孩子平安成长的祝福,也是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祈愿。
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消失或改变,但在古代社会,这些习俗却是相当普遍和重要的。
王安石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的"屠苏"指哪里呀?
谢邀!
“屠苏”,不是地名,是植物:屠苏草。用这种屠苏草浸泡过的酒即“屠苏酒”。在旧时只要一提屠苏即指酒,因而“屠苏”是酒。
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他的诗作《元日》中有过描述: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噼噼***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痛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风铺面而来,好惬意啊!天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春接福。
在古时,有一种风俗习惯,人们为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要用一种叫屠苏的草来泡酒,浸泡好再把它吊在井底。来年元日(即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郑重其事地脸朝东方喝屠苏酒,用於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是一种酒,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队”,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谢谢邀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过年习俗屠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过年习俗屠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5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