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运双城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春运双城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第一次坐火车是哪年,还记得车上的情景吗?
我记得我第一次坐火车是2008年的冬天,从上海到西安,那时我才3岁,因为我们家在西安有亲戚,所以那时我们基本一家人每年春节之前,都要去西安给亲戚拜年,那时我还记得我坐的是特快列车,那时候的火车车厢,真的没有现在先进,那时刚有动车,而且那时的普通列车都差不多,车上有列车员过来推销食物和饮料,更让我比较深刻的是,那时火车的下水道和排水口居然都是直通轨道的!什么概念呢?就是不管是火车卫生间的污水还是洗漱室的水都是直排进轨道的,不像现在动车火车都有容器去收集的,除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事情,但是已经很久了,也记不太清了
我记得是儿时,三,四岁记事的时候,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铁路局开的火车还有儿童车,记得大人座位的上面还有儿童小床,床上还有保护网,我上了火车就喜欢上上面去玩,一会儿就睡着了,很人性化的车厢,减轻了大人们的劳累和拥挤,后来就取消了儿童车,我还记得不带小孩不让进这车厢,车里人少,环境好。有个单身男的混入车里,有几个阿姨还数落他:“大老爷们,脸皮厚,快出去”。那时候火车上还提供水杯给旅客用,是厚厚的白瓷杯,上面印有铁路路徽,火车上卖的食品好多,很便宜,有小网兜着苹果,梨,铁路职工待小朋友很友善,蒸汽火车,呜呜呜呜,哐当哐当,开的慢,太原到石家庄要七,八个小时,现在动车才要一个小时,儿时的事情历历在目。
谢邀:郑州解放时我父亲所在部队奉命接管铁路,建国后集体转业到地方(郑州铁路局),所以从我一出生就是铁路家属。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乘火车有免票,可以带一个小孩子免费乘车,我印象中小时候(60年代中期)坐火车由郑州到开封坐慢车要2个小时,快车1个小时。那时的火车是由蒸汽机车头牵引,开起来“咣当、咣当”、客车内是木坐椅,双层车窗可以向上打开,夏季降温是头顶可能旋转360度的火车电扇,但是降温效果不是很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窗户降温,但是飞来的煤灰能染花你的白衬衣。我是最爱吃火车上的盒饭,铝制饭盒.没有盒盖,5毛钱一份大米饭加肉菜,不要粮票,吃过以后把饭盒往座下一放,等着列车员一会儿收走。那时临近春节时,就是现在所说的春运期间,车底非常紧张,铁路部门就把平时拉货的蓬车编组当临客使用,我就坐过这种车,没座位、没厕所、天黑后车厢里点亮两个马灯,整个车厢内昏昏沉沉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怜,也不知当时是怎么过来的。
爷爷是54年由开封随省会迁往郑州,母亲在开封市公安局因工作原因留在了开封,所以我家在50年代就是双城生活,每周都要郑州——开封、开封——郑州来回跑。当时的出行方式就是火车,所以坐火车的机会要比同龄的同学多一些,当时很直得玄耀。现在随着航空和高铁的普及,人们出行可选择的方式多了,也很方便又节约时间,但普通火车的情怀难以忘怀。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乘普通火车软卧(其实和高铁、机票价格差不多)出行一路欣赏沿途美景也是一种享受。
九0年深秋,第一次乘坐火车。我农民世家,在我家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城里人是未知数。所以,我看到火车也就是第一次坐火车,我的家距离火车轨道都很遥远。因为成年了,第一次坐印象很清楚。那夜晚约11点,赶上湖南怀化去贵州尊义的火车。绿皮车,交通不如现在发达,又或是始点和终点都不是,乘客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我拼着力挤进去,双脚基本不用着地,不一会,头上开始冒汗。咣当,说当,火车起动,发出有节奏的乐曲般声音。大热了,脱得只剩衬衫,还是不停冒汗,有人拉开车窗,窗外风象打开闸门的水呼叫着涌进车,一下清凉。天蒙蒙亮,山城灰色一片,到达目的地,我挤下火车,全身疲软,走路象踩棉花团一样。第一次坐火车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运双城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运双城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