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惠阳客家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惠阳客家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客家人过年包多少红包?
比如,去岳父岳母家,我们这叫“扫年”,姐妹们多的都会说好来,不盘比,得罪姐妹家,所以会按条件差的人家能承担的金额来,一般在五百元左右。
给自己家孩子的“压岁”红包钱,在二百元左右。这个要看年龄,小岁的少些,大岁数的多些。
给兄弟姐妹们的孩子,一般是一百二拾元。象征十二个月都满满平安的。
谢谢邀请!
小编是闽西客家人,纯客家县,宁化县。宁化县石壁村被客家人认定为客家人的祖籍地,客家人的传播繁衍定居于此,而后再继续往外迁行,被誉为客家祖地。
年初一,凡是来到家里拜年的小朋友都有红包,一般10—20元,并给他们倒吉饼茶喝,分果果!
惠阳话的介绍?
惠阳话,即惠阳客家语,指通行在惠阳区及其他原惠阳地区1,具有相同特征的客家语方言,属于客家语粤台片新惠小片。惠阳话与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能无障碍通话,但是又有梅州话没有的一些特点,例如,词汇上比梅州话包含多一点的粤语词汇,原因是惠阳话在地理上更接近粤语通行区域。惠阳话是客家语中的强势口音,除分布于原惠阳地区(深圳、惠州、东莞等地)外,更在海外客家人社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例如马来西亚的沙巴州、苏里南、塔希提岛等地的华人社区就以惠阳话为主。其中,惠阳话是苏里南等国的法定语言之一2。
广东有哪些地方讲客家话?湛江涯话属于客家话吗?
涯话属于客家话,就如粤西广西当地把客家话叫什么嘛个话新民话一样,跟梅州惠阳等客家地区都可沟通无阻。据考证,粤西广西客家人大部分都是清朝迁徙过去的,特别是四邑土客械斗后,原在四邑地区的客家人大部分迁往粤西广西。而原在四邑地区的客家人也是从梅州惠阳等一带客家地区迁过去的。
广东哪里讲客家话已经有人详细回答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粤西人,一个生长在粤西涯话人口最多的城市——廉江的人,我想我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简单来说,客家话跟涯话的关系就像广府白话跟湛江白话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湛江白话属于粤语次方言。受高凉地区方言的影响,湛江白话个别字带有翘舌音,语言表达上更直白,没有那么多典故或者含义深奥的字词,其又间接影响了湛江涯话。而湛江涯话又以廉江涯话为代表,在湛江城区特别是霞山这一带,你可以随处听到雷州话(黎话),甚至会给外地来湛的朋友造成一种湛江市区通行雷州话的错觉。而在廉江,基本上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廉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讲涯话或者会听涯话的人至少占到廉江总人口的65~70%,但是廉江市区却通行白话,到什么程度呢?在2010年以前,除了家庭或者邻里间的交谈,在城区基本上听不到涯话,无论是讲涯话或者讲黎话的人到了市区,都会讲起白话,哪怕不是那么流畅。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最近几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下面镇(廉江城区跟周边讲白话,下面镇大部分讲涯话,除营仔镇、安铺镇、新民镇等部分地区部分人讲黎话)富裕起来的人很多都到城区购房了,有的是为了工作,有的是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等等。所以在廉江逛街的时候,你会听到身边的人讲涯话的人越来越多了。毕竟,城镇融合也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之一。鄙人也是这个时候跟同学学会了听涯话,至于说嘛也会一点!
毕业后,到省城工作,也是讲涯话的同学介绍去的,公司里面以雷州人为主(经理是雷州人,已在霞山买房),但是客家人也不少,印象里大概有占到1/3多一点,其中有两个河源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呢?因为本人听不懂黎话,相比较之下河源涯话还是能听懂大部分的,而我那个讲涯话的同学就厉害了,能用她的方言跟河源还有梅州的同事沟通,在我一个外行人听来,觉得他们说的话除了语调有些不一样,其它的感觉都差不多😁,从这点可以充分证明,湛江涯话属于客家话分支,虽与客家话有所区别,但是沟通起来问题不大,毕竟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客家话在廉江保留得还是挺好,就像我们这里的一句俗语“宁丢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个人见解,如有错漏,烦请斧正!我是嘲风,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惠阳客家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惠阳客家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