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怎么保留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怎么保留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认为过年应该保留哪些习俗?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过年,三十晚上睡觉前,妈妈总会把新衣服放在我们枕头边上。初一早上4点,爸妈就把我们小孩们叫起来,一家人先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之后我们小孩就会留在奶奶家,爸爸妈妈就会跟叔叔大伯们一起到村里各个长辈家里去磕头拜年。在小时候的印象里,初一奶奶家里八仙桌上摆着瓜子、花生、糖和香烟,给来拜年的小辈们准备的,来拜年的小辈儿往往是七、八个人成群结队走着来拜年,嘴里说着:婶子、叔儿,给您磕这儿了,祝您新年好……有的人家辈分小,往往得走大半个村里去给长辈拜年,但是必须在天亮前把所有的长辈家都走完了,我们那叫“走节”,所以有的小辈儿真的是半夜就开始磕头拜年了。等妈妈拜年回来,我们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了。爸爸回来吃完饭,一大早还要赶紧去给逝去的长辈上坟……
现在回老家,发现磕头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已经遗忘了这个古老的拜年传统了。可是还是会有村里上点年纪的人继续坚持这个习俗。不同的是,现在是妈妈每年初一一大早准备好瓜子果盘和香烟,等着别人来走节拜年了!
过去的年夜饭是家里的味道,现在的年夜饭是聚会的感觉。过年需要的是给归来的游子温暖的港湾,而不是家庭的审判。不要再问工资多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回到最初的过年,让远方过年回来的游子听听你们的关怀。保留真心,剔除八卦。
我们老家年前都要给逝去的祖先上坟。就是将煮熟的猪头肉或豆腐用篮子装着,带上烧酒提到祖先坟前,然后点上冥钱,叫上祖先们的名字来享用。祖先们享用完后才能拿回家,活着的后辈们才能食用。我觉得这一习俗必须得保留下来,并一代代传下去。
我们这过年那天早上要给祖先去烧纸送钱,回家后贴春联,中午饭钱放鞭炮,晚上包饺子,初一早上吃,包完饺子看春晚,半夜时煮些饺子放些面条,吃完后守岁,等着十二点钟声响起。十二点前几分钟开始放鞭炮。睡觉了不拉电灯,初一早上早起煮饺子,吃完饭去村里亲戚长辈家拜年。然后就可以约几个伴打牌玩了。我觉得这都是几百上千年留下的习俗,应该保留。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我认为,过年,凡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都应该保留。
过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已有几千年历史,现在,除了一些地方禁放鞭炮外,其它的习俗都保特着呢,比如:腊八节喝腊月粥;腊月二十三小年(积灶,吃锅灰,儿女认干亲)贴春联;除夕家人团聚,吃饺子,守岁: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发压岁钱;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带着新女婿走娘家,以及亲戚间的互相走动;大年初五(破五)接财神回民间,解除禁忌;正月十五看花灯,闹元宵,走高翘表演,等等。
以上的过年习俗,除了禁放烟花爆竹外,都是人们已经习惯并接受了的,已流传数千年。过年习俗的存在,有利于活跃过年的气氛,会进一步加深亲戚之间的联系,增进亲戚间的感情,促进和谐家庭建议,等等。
过年习俗的保留,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过年的习俗从传统的年俗文化中抹掉或淡化掉。
建议,在大气污染被“消灭”掉之后,过年期间,应恢复烟花爆竹的燃放,以增强过年的气氛,增加传统的“年味”。
民俗应该怎么保留下来?
民俗不会消失,我们想保留和传承的是一些旧俗或文化记忆,民俗是民众的风俗习惯,不同时代的民众有不同的[_a***_]习惯,比如抖音,快手,今日头条都是民众交流的新民俗,这些我们无法去控制,因为是民众的自我选择。
但人总是有情怀的生物,我们在某个年龄段会怀旧,会想起从前经历过的仪式、风俗活动,我们想将它们保留下来,传承下去,但我们也要知道,有些东西是一定会进博物馆的。一个古代的瓷器可以永远在博物馆存放,一些旧时的民俗文化我们也应该用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留存下来,这就是人类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具体到如何保护某一项民俗,这就有不同的渠道。但我想,总的来说,无论是***、学者都不能去教民众如何保留或改进自己的民俗,因为民众自我选择是保证民众的主体性的前提,我们不能因为想看旧时人是如何生活穿衣饮食的,就去要求一个族群穿上早已使用的民族服饰来给我们表演,每个民众都有选择自己民俗文化的权利。同样,我们也不能要求他们不允许穿自己的民族服饰,这是违背文化多样性发展原则的,也是不符合让民众自我选择原则的。
民俗永远不会消失,民俗也一直在发展,而发展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为那反映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文化。
图一为西藏转经筒,图二为民族风情的鞋,图三为乌苏里江“七粒付子”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怎么保留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怎么保留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