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主题散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主题散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散文怎么写?
写一篇春节散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择一个主题:春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主题,如团圆、年味、习俗、美食等。
2. 描述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节的氛围。例如,可以描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对联、放鞭炮的场景,以及人们穿着新衣、走亲访友的情景。
3. 讲述故事: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节的小故事,来展现春节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趣事。
4. 表达情感:在散文中,要表达出自己对春节的喜爱和感慨。可以通过对家人、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期许,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历史上有哪些写“过年”的经典诗词和散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的农历中,是以立春为岁首的,但在改朝换代中,一年的首月(正月)也在不断变化中,直到汉朝,才正式确定一月为正月,一直沿用下来。古人把正月一日这一天称为“上日”、“元日”、“正旦”、“元旦”,所以过年就是除夕和元旦的合称,除旧岁,过新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开始使用公历纪元法,和世界同步,但是祖宗留下来的节气纪年法依旧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区分开来,我们就称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一年之始,而立春前后的农历新年,称为春节。
所以我们要看的“过年”的经典诗词和散文,实际上在古文中是写“元日”或“元旦”的,凡是诗中提到“春节”这个称谓的,其实都是近代诗文了。
关于过年的诗,最有名的当属北宋大家王安石的《元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变法伊始,信心百倍,适逢元日,看千家万户除旧迎新,有感于怀,做成此诗。抓住了过年时的三个特征:“爆竹”、“屠苏”、“桃符”,既描写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也借机会抒发了自己用新法来造福王朝和百姓的决心。
不要以为是附会,王安石作为一个改革者,除了变法失败后闲居至死的那小段日子,其他时间所有作的诗文都与政治有关,他首先是个伟大的政治家,然后才写诗文。
关于过年的诗文很多,囿于篇幅,我们再来看一首词和散文(题主要求),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
过年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一个节日,所以古往今来,太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过年的诗句和文章,摘抄几段供参考
1.老舍眼中的 “太平花”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确感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老舍自传》
2.胡适儿时的 大年夜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人,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居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儿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儿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胡适《四十自述》
3.《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主题散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主题散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