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乡村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乡村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说你们那里农村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谢邀请,关于我们农村过年那些事,什么风俗,杀年猪,拜拜年,给给红包,走走亲戚,一切的一切从去年到今年都回答过很多次了,而这些同样的提问一波又一波!让我如何重复又重复的回复?
我是湛江南三岛的,首先大年初一至年初五会有些村庄举行蓝球赛,最热闹的还是正月十一至十五,这几天我们都在游神(就是抬着庙里的神走街窜巷,意在劈邪),然后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友好往来,有些村的大会(意思是年例)分别是十一至十五的其中一天,我们村是十二,十一、三、四、五我们是要到友好村庄一起游的!还有一个就是飘色,湛江吴川的飘色世界第一,已申遗,曾去过好几个国家游呢!如果想要看我们风俗的朋友可以选择十一至十五的其中一天,飘色是十六,非常的热闹,舞龙舞狮舞鹰
我们是黑龙江七台河的农村。 大多是汉族。习俗与全国各地有一样的,可能也有不一样。
首先是祭祖上坟,因为那边也要过年了,也需要买好多东西。所以要烧好多好多的纸钱。之前都用人背肩扛,现在很多家都有轿车。车拉的量自然要大的很多。腊月23是送灶王爷的日子。还要扫尘,意思是清理一年的不快与污垢,又要给灶王爷磕头,请灶王爷到天上多说好话。保佑一家平安。过去条件不好,在年前每个孩子必须添加一套衣服。那是我们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农历30的早上要贴春联儿,挂红灯。日落后要挂上家谱,摆上贡品、蜡烛、香炉。之后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里边儿还要放上钢镚儿。看谁的运气好,明年发财的机会就会多。十点多就能听到外边儿稀稀拉拉的鞭炮响。之后就越来越多。因为都要抢财神爷到自己家。所以一般都很早。不等12点新旧相接的时候。出外接财神放炮的时候必须开着门。以免误了财神进门。之后是上香、点腊、磕头。什么礼节都做到了,才一起上桌子吃饭。这一餐可能是一年当中最好的了。
初三之前男人可以互相拜年走动。女的除了至亲可以去,其余人家不欢迎你的。怕你带去霉运。这时就会有一伙接着一秧歌挨家拜年,一定要给些钱意思意思。
正月15家家挂红灯。还要去给祖坟送灯,每到这天山上一片通红。非常壮观。之后就是平常的每一天了。
阜阳临泉春节习俗有:节前理发、放开门炮、点红蜡烛、送大雁馍、舞狮子灯。
在阜阳,新春忌动刀剪,尤忌讳新春理发。于是过了小年后,比抢年货排更长队的就是理发。而一到过年,老长沙理发店甚至可一直休到正月十五。因那段时间,前来理发的人已变得极少。
除夕夜里,一旦新年的钟声敲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会从四处传来,缤纷多彩的焰火将夜空照得通亮。这正是人们用这种方式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俗称放“开门炮”。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名列前茅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不许灭掉。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女儿回门的时候,有一样礼物是必不可少的……“大雁馍”!在阜阳,每到正月初二和正月初六,女儿女婿和孩子们带着“大雁馍”回娘家,大雁馍是一份代替孝心的礼物,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意。
在[_a***_]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很多人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举家欢庆,庆祝团圆。以前在外工作期间,很多同事都说赣州人是最爱吃的,对吃是比较讲究的。上百种美食、地方特色小吃,美不胜收,每每提起都对赣州美食赞不绝口。
赣州春节前制作腊货,如:香肠、牛肉干、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尘”,以示除旧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除夕”又称“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上春联,家家宰鸡杀鸭。大年三十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般会多煮点饭,留着年初一,有着年年有余的意思。
年三十洗澡,把一年来的风尘洗掉;正月初一***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这年的福气越好。年初一早起床,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好像是理解成新的一年里做事都不乱了;旧习,这天不串门、禁扫地,忌污言秽语,以图全年吉祥。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闹元宵、吃汤圆,赣州开放式公园举行猜灯迷活动,还有民间艺术团队开展舞龙、踩高翘等大型义演节目。到这个时候春节也进入尾声,假期也即将结束,每个人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年新的工作。
总结:汉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农村地区过年的时候一般都有什么活动?
在我国过年,北方和南方的习俗都略有不同。农村和城市也略有不同。但大体都继承了传统,一些活动也都有相近。
相比于城市,农村过年的习俗讲究挺多,也格外有趣,不仅沿袭了我国传统,还让节日有了份浓浓的乡情。
我们就说一下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农村在过年的时举办的一些活动。过了小年就张罗着过大年。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一定得洗澡,仿佛要把一年旧的、脏的东西统统去掉,然后干干净净地准备迎新年。或许这也是迎接新年最直接的寓意吧。
腊月二十八就必须贴春联、窗花了。古语说,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这个习俗人们都知道,是源于古代的"桃符",意思是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这天也一定要做祭拜活动。这点南方北方都相同。祭拜,上坟,供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过上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老祖宗,与祖先、仙逝的长辈能同在的祝愿。也往往是父母们教育孩子的必修课。
这些所有的序幕都为一个最重要的压轴戏——除夕。这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啦,大幕拉开,除夕重头戏正式开场!这天普天同庆,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炖骨头,包饺子,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美好祥和,团圆的节日气氛浓浓的不愿散去。
农村过年会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活动?身在山西晋城的小编就来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活动吧。
首先肯定是准备年货啦,自腊月十六以后,各家就会陆续开始做年货,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乐趣无穷!大家都知道,山西面食甲天下,以面做成的各种年货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这也是山西过年相较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的地方;再加上其他食材的配合,更加增添了美感。小编知道的有:枣糕(有基本形状的,也有飞龙等富含文化气息的)、麻花、疙瘩麻糖、炸肉丸、鸡脯、过油肉、粉皮鸡等,品类丰富!小时候真正感受到过年氛围,就是看到大人们准备年货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
说完了吃,该说说文化活动啦!虽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觉得过年没那么好玩了,但继承下来的传统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这边的活动有:祭灶、写对联(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拜年(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压岁钱)等。要说到比较大型的活动,那就是跑旱船、踩高跷、打铁花(这应该算是比较独特的了,很漂亮哦)、舞狮子、耍百戏(梆子和落子还不错),到了元宵节还会有赏灯、猜灯谜等活动,很有趣。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年最好的最让人激动的活动,绝对就是聚一桌打***或者喝酒谈心。朋友们一年未见,在外颠簸久了,总是需要说说自己的故事。
总之,过年这段时间是最忙的时候,但也是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时候!随着经济发展,大家也有更多的钱去旅游,所以每年以旅游的方式过年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我只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过年的一些情景。
在过年三十之前,父母总是要叮嘱我们过年时千万别打掉东西,比如不能打破碗等。打破了东西家里的人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妙的。并且会举例,如村里某人年三十时摔破一只碗,夏天时就不幸在水塘被淹死了。……虽然说带有迷信的色彩,但确实也是事实。所以,现在每逢过年时我也会象父母在世时一样提醒家人。
大年初一时,洗漱好以后,首先要跟自己的长辈拜年。如先向祖父母拜年,然后再向父母拜年。……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包括农村。但有些习俗一直还在延续,只是不如以前氛围浓厚了。我的老家山东枣庄,过年的习俗主要有下面这些:贴对联:以前基本上都是请村里有学问的、毛笔字好的人写,现在基本上都是购买印刷品的了。“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杀年猪和熬肉冻:以前我们村养猪的户很多,一般临春节前,都会很多户合伙整一头杀了,分一下。用猪头和猪皮还有猪蹄子熬制成肉冻。现在养猪的少了,也不允许私***猪了,所以杀年猪的景象是看不到了。肉冻,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家在熬制。拜年:拜年的传统一直还在延续,但时间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村,男人拜年都是晚上,半夜12点起来放鞭炮,然后吃水饺喝酒。然后就出去拜年。拜到天放亮基本就都拜完了,然后男人回家,女人们再出去拜年。现在人都享福了,吃完年夜饭睡觉,睡到早上六点多才起来拜年,男女混着拜。以前拜年很严肃的,小辈跟长辈们拜年,正儿八经下跪的,酒量好的还上去敬个酒。现在就是进去问声过年好,聊几句就走。另外年夜饭也是有讲究的,得有鱼,年年有余;有豆腐,都有福等等,我也记不住了。请家堂:以前都是除夕下午进行,村里同姓(也分分支)的组织起来,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浩浩荡荡。我们的头条号,曾专门刊发过一篇《渐行渐远的请家堂,潍坊人还记得吗》,有兴趣的可搜索看看了解详情。请家堂,虽然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辟如烧香,烧纸,叩拜等仪式,但又有谁能否认,它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呢?这是人们尊敬先祖,缅怀先祖的一种形象体现。可惜,现在几乎不存在了。
在乡村,过年都办哪些活动?当下,已迈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乡村正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正迈步新时代,乡村正显新气象。当下,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的年味也逐渐转变,原来的鞭炮声逐步减少,随着送文化下乡,乡村的锣鼓声、歌声、笑声日益增多。
当下在乡村,过年由原来的俗逐渐转变现在的新。过年,当地***文化部门都会组织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还有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总之,过年,乡村充满着新年味。春节,乡村有戏、有歌声,农民有笑有乐。
乡下过年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我家的习俗就是过年过节亲友相聚,总会有一道菜:水煮肉片!!!特别好吃。。。
所以每次回去我都会吃到撑死。。。
你们以为很普通么?
错!
青笋 凤尾 木耳 花菜 芹菜 土豆 藕片的等等每一样食材都用豆瓣香料等单独烹制,这是为了保证每一样食材都是入口正好的口感,然后一层一层的铺在盆里,肉只选用猪后腰上的那两条活肉,嫩得不行,翻炒入味后就赶紧倒在盆里,铺在最上方,然后撒上一片红彤彤的辣椒面 ,香喷喷的花椒,最后一勺热油,刺啦一声,热闹的味道满屋升腾。。。
你们村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俗吗?
自我记事起,我母亲每年过年都会做一样东西,叫年糕,也叫鸡汤粄。这个年糕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叫法也可能不一样。因为小时候的物质比较匮乏,做法也比较简单,但我们都爱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母亲每年年三十下午才来做,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年糕要鸡汤来做的,而鸡汤是年三十中午到祠堂祭司用的三生(鸡、鱼、猪肉)烫的水。我想年糕要用油,而那时油很少,鸡汤里有油,鸡汤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母亲年三十早早起来,把三生烫好,用盆装好鸡汤留着有空的时候用。然后准备好白萝卜,刷成小条,去水,切成小丁。把糯米磨成的粉用鸡汤、白萝卜丁、盐、胡椒粉搞成糊状,让它发酵到下午才来蒸。这样蒸出来的鸡汤粄那是回味无穷。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但母亲每年还在做,母亲说:一是回味,二是过年早餐懒得做饭,切几块鸡汤粄蒸一下又软又好吃。现在母亲也不在了,自己也没学会,有时候挺想念母亲做的鸡汤粄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乡村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乡村过年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