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挝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老挝农村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觉老挝的糯米饭特别好吃,是怎么做的?
中国是稻米的故乡。现在,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以大米及大米制品为共同的主食。中国是稻谷生产和消费的大国,2014年产量达到2.064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进口量亦在逐年增加。东南亚国家亦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国,今天泰国、越南等更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稻米是东亚、东南亚饮食文化中最为典型、突出的文化特征,并因此形成了国际食文化界称之为的“稻米文化圈”。稻米的种植、加工、食用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共通的习俗与心理,决定了东亚、东南亚与中亚、西亚及欧美等世界其它地区明显不同的文化差异。
稻米是老挝的主食原料。老挝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于水稻的生长。主食米饭或米粉种类品种很多。
糯米饭是老挝人最爱吃的主食,在食物结构中约占有70%的比重。老挝糯米饭的做法通常是:头一天晚上将糯米洗净,然后用至少要比糯米高出2厘米的水浸泡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把米捞出,装在一个可沥水的竹编容器内,将其套架在下装水的陶钵等容器上,加盖,在火上慢慢地蒸30-40分钟至熟。老挝的糯米粘性极好,蒸熟的糯米饭一粒一粒富有弹性,糯而不糊,软硬适中,颗粒饱满,香甜可口。准备用餐时,通常将蒸熟的糯米饭从大容器中盛出,装在一种叫做“迪普考”的有盖竹编小饭篓里。吃时,把盖子打开,用手抓出一小团糯米饭使劲捏,要压紧、压实、压扁,然后蘸着用鱼露、辣椒、蔬菜等制作成的蘸料来吃。在老挝民间,有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的说法。如果是在农村,他们用餐时间不固定,经常是清晨蒸一锅糯米饭,储放于陶罐内,供一家人全天食用,随吃随抓。
糯米竹筒饭也是老挝人喜爱的一种美味的食物。人们将经过浸泡的大米、糯米或紫米加些红豆,或者鱼肉,有时加入椰子汁或椰蓉,混合后装入竹筒内,并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炭火上烧烤。竹筒变焦黑时,饭就熟了。劈开竹筒,长条形的饭清香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老挝的考顿,类似于中国的粽子,是老挝人的日常食品。把浸泡过的大米或糯米,加上猪肉、鸡肉、鸡翅、鱼、虾、红豆、香蕉等,用芭蕉叶包裹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用细绳捆好,放到水中煮熟,味道诱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挝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挝农村过年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