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武陟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南武陟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模仿老舍先生的春节介绍一种节日风俗作文450字?
今天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做《北京的春节》。看着文章中那喜庆温馨的春节,我也不禁想起了不久前过年的景象。
我的家乡在河南武陟,武陟过年最有特色的,就数祭灶和过元宵节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家乡的特色风俗吧!
祭灶,就是我们所称的“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督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春节中的命运交到灶王爷手中。所以,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多说好话,便为灶神设香案、放鞭炮,并为灶王爷准备好上天的干粮(灶糖和烧饼)。这就是第一大特色——祭灶。
第二大特色就数正月十五闹元宵了。在武陟,我们每年的元宵节都不挂花灯,而是在大街上舞龙、舞狮。这场景特别热闹,引得了很多观众:两个人拿着一个“狮子”上蹿下跳,前翻后滚,就像一只真正的狮子在庆祝元宵节;舞龙则是一堆人拿着舞龙棒,把龙的形态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到了晚上,人们总是吃上几个大汤圆,祈祷新的一年能圆圆满满。
每年除夕那一天,你们那里有上坟祭祖的习俗吗?
小时候,我家因移民已搬迁到离家将近二百里地的蒲城,而我的祖先早已埋到故乡的大地之下。除夕那一天爷爷爸爸自然就不能带我们去祖坟上坟祭祖,但每到除夕,爷爷奶奶总会说起他们在故乡时的风俗习惯。
从爷爷奶奶的话语中,我知道以前在老家时,每年除夕那一天,爷爷、四爷都会领着家里的男丁去祖坟接回祖先一块过年,年三十晚上,吃饭时要先把祖先喜欢吃的饭菜提前摆在祖先的牌位前,然后上香,磕头,请祖先先用餐,请完祖先后一家人才开始吃团圆饭。初一到十五每天吃饭前都要先给祖先摆放好吃的东西,直到十五吃完饭送去祖先。
家里搬迁到蒲城后正值迎新除旧,反帝反封建………
爷爷去世后,因那时不兴祭祖,爸爸就没去爷爷的坟头接爷爷,但家里的桌子上长年都摆放着爷爷的照片,每遇过节过年和爷爷的生日,我父亲都会提前摆放好爷爷爱吃的东西,这传统一直延续到父亲去世那天。
现在父亲去世了,做为女儿的我不知道兄弟们能不能延续这种怀念故人先祖的好的传统。
最近我一直在想,现在男女平等,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因每年去西安姑姑家,姑姑都摆放着她公公婆婆,我爷爷奶奶的照片用于祭奠。
我准备从今年开始祭奠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
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大年初一,我随爷爷给太爷上坟。上坟时,我拿着烧纸和香,爷爷端个枣红色的木托盘,托盘里放一碗煮好的手工挂面,和一双筷子。那时很小,只记得上过坟后,那碗飘着油葱花的挂面被我吃了。后来,长大离开了老家,随爸爸的工作来到了一个煤城上学。每到大年三十的下午,爸爸把买好的烧纸分为几沓,每沓用10元的钱左右印一遍,然后在每沓的第一页上方端端正正地写上老家的邮编和地址,中间写上爷爷、奶奶的名字,最下方写上爸爸单位的地址。到了年三十的晚上10点左右,他和我拿上分好的烧纸,来到十字路口的一角,开始一沓一沓,一张一张的烧。印象最深的是爸爸边烧纸边给爷爷唠叨现在的日子,更多的话是期盼爷爷奶奶在那边能够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现在,又要过年了,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几年前已经不在了,回家过年的***渐渐没有了,回家过家成了我的回忆。唯一不变的是,还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带着我的孩子,和当年我爸爸带我在路口烧纸一样,我在十字路口给我的爸爸妈妈送钱送祝福,每每看到最后一张纸渐渐化为灰烬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家是团圆的地方,父母在,家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武陟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武陟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