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去小孩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过去小孩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时候过年时都有什么习俗?
坐标内蒙,小时候过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炮仗了。小时候都是拿着一挂小鞭,挂在肩膀上,可以脑补一下拿着加特林肩膀上斜挎着***链的样子,一模一样。手里拿根香,拆下一个点一个。小时候玩的是不亦乐乎,指导有一次手指被小鞭火药给呲了一下,练就了一双银手指,发誓再也没玩过了。至于吃的这方面,就是年前杀头猪,吱哇吱哇乱叫,我严重我到现在都不爱吃猪肉就是被这个声音弄的。豆包啊啥的都不能少,一顿贼丰盛的年夜饭,然后就是正月初一到十五吃剩饭剩菜。。。
过年习俗有许多,有些是各地基本相同的如放鞭炮,贴春联,有的是有地域特色的。我就把我觉得是我们家乡独有的过年习俗向大家介绍介绍吧,也顺便说说我理解的这些习俗的人情事理。
我们家乡主要的过年习俗(禁忌)有:
年三十晚上就要把水缸装满,大年初一这天不到河边打水。满,就是不空,就是富足之意,这是美好的心愿表达。除夕夜和年初一早上都在放鞭炮,难免有着了草垛之类的事发生,家家水缸贮满水,以备急用,这是防范于未然,是先人的经验和智慧吧。
所有打扫工作在年三十晚之前完成,初一是大家往来拜年的时候,人来人往,扫地不方便,也不礼貌。新年第一天迎春纳福,要“纳”不要扫,不倒垃圾,要守住财气和福气,不能扫走或倒掉。
大糕是米面、油、糖为主做成的一种点心,是过年必备吃食。每逢除夕夜,妈妈会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每人的床头放一包果子和大糕,我们枕着这又甜又香的气息入眠。初一早上醒来,先吃点大糕,再开口说话,叫“开口糕(高)”。糕“高”同音,祈愿新年进步、上升、提高,日子越来越好。
吃汤圆过程中,都说“猜元宝”,不说吃汤圆。先前,会在汤圆里包上铜钱,家人吃汤圆时会有人吃到,就说:“我猜中了啦。”“中”有得到、***之意,讨个彩头,期盼新年有个好运气。后来,不放铜钱,但是“猜元宝”的习俗一直流传。新年行好运,从“猜元宝”开始。
家里或邻居如果有矛盾,忍着,不骂人,不吵架,必须等到过了大年初五才处理。其实,许多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没啥大不了。忍耐,是生活的艺术,是家庭与邻里和睦的宝典。
过年打碎东西,有人顺口说:“岁岁平安。”但老家习俗,过年打碎东西是不吉利的,是“破碎”,是不完满。要过年了,大人就教我们,东西轻拿轻放,不在屋里跑动,走路注意身边物件,注意脚下的东西。爱惜用具,爱惜物力,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始自一个禁忌。
看到这个标题一下子想起了好多好多小时候的事情
收拾屋子:从高到底、从里到外
准备食物:当然少不了肘子、猪蹄、鸡等等好多,印象中最深了的应当是炸干果、虾片(小朋友总是拿着好多一边跑一边吃,你分我点我给你点)
酒水饮料:小时候叫做“香槟”,特别怀念那个味道,现有叫做“汽泡酒”可是已经喝不出那种味道了
小时候每年一入腊月,人们的心早就被快乐的年勾魂摄魄去了。不必说女孩子会把妈妈给新置的花衣不知偷偷试过几次,也不必说男孩子绊着手指算计着能有多少压岁钱,单单是每年初一的扶秋千就能给人无穷的乐趣。給人满满的回忆,
每年正月初一,当人们拜完年后,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场地不用说,首先必须是开阔地,周围没有树木,房屋等地面建筑。其次是在村中央最好,位置不能太偏僻。扶秋千最主要的材料是縄索,生产队里的保管员把所有的縄索全拿出来,其它农户也献出縄子,檩条等。人们用俩个石碌碌做基石,然后把四五丈高的俩根立杆矗立起来,每根立杆在四个方向拉有引縄,在秋千顶端各插一面红旗。用不了小半天秋千就大功告成了。
荡秋千首先从年轻小伙开始,他们胆子大,而且有力气,个个都不愿服输,看谁能荡的最高,只看见人在空中来回飞舞,耳边风声呼呼,听到下面大人的赞许,小孩子的助威声,心里甭提有多自豪了。他们在秋千上一会儿是坐姿,一会儿又变成了站姿,一会是单人荡,一会儿又变成了双人荡。总之,让人羡慕不已,特别是小伙子的心上人,她们的手总捏了一把汗,生怕有个闪失,,,,,,
对朋友使坏是常有的,你越胆小越容易被人取笑,他们会把你推的高高的,让你坐在秋千上欲罢不能,只能任其自由飞荡,往往有人坐在上面哭声飞荡,逗的下面的人哄堂大笑,不管你怎么叫,就是不把秋千停下来,,,,,,
整个春节里,人们都围着秋千,尽情闹着,笑着,真想回到那快乐的时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去小孩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去小孩过年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44008.html